品成语之美
传临漳文化
临漳县第一中学成语宣讲活动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宣传宣讲好“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将临漳成语文化融入常态,近日,临漳县第一中学党委按照上级部署,组织开展了以“家国情怀为笔,文化自信作墨,书写完善教育教学事业”为主题的成语宣讲活动。
为贯彻落实县委“将临漳成语文化融入常态化宣讲活动”的目标,做好临漳成语典故的宣讲人,我校党委号召各支部、各年级学习临漳成语典故,宣讲临漳成语精髓,激发广大师生对临漳成语文化的热爱,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临漳优秀成语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品成语之美
传临漳文化
2023级党支部成语专题宣讲
学校各支部精心谋划关于临漳成语专题学习方案,组织专题演讲,将临漳丰富的成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努力提升文化素养,深入学习临漳成语典故,在传承与创新中让临漳成语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陈建红老师与党员、教师分享了关于学习临漳成语的感受和意义:成语典故作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学习成语就像是打开了通往古代文化和智慧的窗户,成语中的智慧和启示对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积极学习和运用成语,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发扬光大。
李波老师向大家展示有关临漳成语的剪纸作品,详细介绍创作的初心和过程。
“曹冲称象”是一个流传甚广的中国古代经典故事,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冲利用聪明才智,巧妙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故事寓意:“曹冲称象”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还寓意着智慧和创新的力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有拥有智慧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找到突破点,并成功解决问题。同时,故事也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要拘泥于传统思维,要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家国情怀为笔
文化自信作墨
迎新春师生成语书法交流活动
以春节为契机,在刘向军等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部分师生展开了创作书写对联活动。
窃符救赵战国邯郸兴,
鬼谷授徒天下邺城知。
横批:闻名千古
神州三军振兴中华尔等割发代首,
海峡两岸合统大业吾辈破釜沉舟。
横批:众志成城
漳河两岸大地流金山鸡舞镜如锦绣,
铜雀台前长空溢彩老骥伏枥似当年。
横批:政通人和
巧夺天工大街小巷邺城歌含喜,
邺水朱华鸟语花香临漳色有声。
横批:人杰地灵
望梅止渴孟德用兵如神,
曹冲称象蒙童贤才逞雄。
横批:爷孙不凡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事业终必胜,
朝云暮雨心无恒念人生临底空。
横批:脚踏实地
活动大大提高了师生对临漳成语典故文化的认识,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弘扬了临漳成语文化。
译邯郸成语
扬华夏文明
高一英语情景剧大赛
由教科处统筹规划,高一年级在班级元旦晚会上,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英语情景剧,讲述了有趣的邯郸成语故事。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旨在以成语典故与英语碰撞,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此次英语情景剧表演不仅是一次语言实践的尝试,展现了师生们的英语才能,更是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
临漳县第一中学通过品成语、写成语、演成语,以家国情怀为笔、文化自信为墨,组织文化系列活动,让教师、学生在体验与交流中学成语、讲成语、用成语,不断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书写着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的壮丽篇章,保障我校在发展完善教育教学事业的征途中勇毅前行!
文字 | 杨文勇、李 波
图片 | 李 波、王倩倩、闫 菲
编辑 | 赵士恒
监制 | 党办室、2023级党支部
审核 | 杨文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