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数字化策展?以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为例。写在博物馆日

文摘   2024-05-17 17:50   北京  

又是5.18国际博物馆日,我也做了一年多的馆长了。


开馆以来,有部分观众,到了我们门口听说是数字化的展览,留下两个字“假的”,然后退票走人。

有部分观众,甚至于骂骂咧咧,说我们是骗子,然后退票走人。

有部分观众,说看真迹不香么?为啥我要看数字化?然后退票走人。

有部分观众,甩下一句这么贵,真黑,然后走人。


一开始我们的员工还有些愤愤不平,甚至试图给这些观众解释清楚我们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到底是做什么的?到底和真迹是什么关系?试图告诉观众我们是真迹参观有力的补充,在这里我们用四个小时的数字化内容让你全方位的了解法海寺壁画的文化内涵


我理解我的员工,他们一方面是被误解而愤愤不平,一方面是为观众遗憾,想告诉他们你们错过了什么


但是我都是劝我们的员工,心平气和的给大家退票,没关系,不要怕被误解,总有一天他们会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当他们想了解法海寺壁画内涵,而不是仅仅想打卡看过真迹,那他们总有一天会走进我们博物馆的。而且我们还要求,对于每一个进馆的观众要事先提示他我们是数字化展示,不是真迹,让观众再三确认是不是真的要花钱进来。


但是,这一年以来更多的参观过的观众,特别是业内的专家、学者们对于我们的展览提出了很高的评价。甚至于和我交流的时候,很多专家、学者都很惊异于这么个复杂、内容涵盖范围广的展览出自一人之手,很多人都想了解我当初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我想,那今年我不如写写这个法海寺数字化场馆的展览我是如何从无到有设计出来的吧。也算将我当时整体策展的想法整理公开,如果对今后其他的展览或数字化展览有帮助,那也算功德一件。


去年,我受邀在传媒大学做了次讲座,题目就是《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文物策展——以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为例》,我索性就以这个题目开始吧。


一、什么是好的文物策展


数字化展览说白了也是展览,只要是展览我们就要考虑,展览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展览的目的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1、用展览内容诠释展览主题

2、要讲好文物挖掘内部价值

3、为观众构建知识体系脉络

4、向观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1.1 主题很重要


每一个展览都要有一个主题,也就是策展人要向观众阐述的主要思想。一个优秀的展览,首先要做到主题的立意高远,要明确,不是笼统的大概念(比如放之四海皆准的主题,那样的展览就差点意思,不过就是文物的堆砌罢了)。


其次,要做到跨越时间空间的隔阂,根据横向纵向的比较,将文物组合成想表达的内在逻辑换句话说就是:要这几件文物来干嘛?

2019年清华大学“与天久长”的展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整个展览立意高远,结构清晰,就是在用100多件文物向我们讲述中国是怎么产生的


而它表述的逻辑是,何为中?何为国?何为中国?最终是一个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想了解具体这个展是咋回事,讲了啥,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看展我们看什么——解读“与天久长”展》




1.2讲好文物,挖掘文物的价值


如何讲好文物,挖掘价值呢?首先我们要思考,什么是有价值的输出

有些人说,输出的东西要准确,但是我倒觉得,这个准确怎么看?什么是准确?

后母戊大方鼎 商 国家博物馆藏
比如后母戊大方鼎,我们给观众介绍的时候要不要精确到重832.84公斤。这种准确,有没有意义?观众想了解百度不好么?所以我认为这种准确没有意义,如果是我,我会说后母戊大方鼎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古代青铜器,重800多公斤。这是不是更能让观众抓住重点,更好一点儿?
相反,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金刚宝座塔,每次我介绍的时候反而会很精准,说此塔建成于大明成化九年十一月初二。为什么?因为十一月初二是明宪宗的生日,所以这个塔的性质就有意思了。如果十一月初二这天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那不如说此塔建成于大明成化九年就好了。
所以,所谓的准确,是要为传递的信息负责,准确不一定是精准,但要有效。
除了准确,还要从每一件文物的重要性独特性以及为什么要展示它作为出发点去思考。

张仙人俑 南宋 国家博物馆 古代科技展厅


比如国博古代科技展厅展出的张仙人俑,在展牌上写的是“张仙人俑 南宋 江西朱济南墓出土 为旱罗盘出现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作为一直关注科技史的我而言,我当然知道这件文物的价值以及在这里的意义。但是大多数人就觉得这就是个陶俑么,重要么,看都不看就过去了。而且,这个展牌是典型的用专业名词解释专业。啥是旱罗盘?说明啥?


因为这个罗盘立着拿,说明是有转轴的,说明不是浮在水上的,说明这是指南针。这件文物的价值是,实物证据证明最晚在南宋中国发明了指南针(非水浮)。


如果我们的布展或讲解把这些告诉观众,是不是这件文物立刻就不一样了,立刻就重要了?而且要说观众理解的话,就是“说人话”。这就是我说的文物的重要性与独特性,而它摆在科技史的展线上观众就立刻明白为什么要展览这件文物了,进而明白了你的策展思路。


想对这件文物有充分的了解,看我之前的文章《W0014.微物志—张仙人俑 指南针何时发明》


所以布展时到底什么重要,是要面向观众。摒弃傲慢,放低心态,从观众出发去想其所想,而不是“我就算写了你也看不懂”。


怎么想观众所想,那就把自己当作“小白”来看展。


张旭 古诗四帖卷 辽宁省博物馆 2019年《又见大唐》展览


比如上面这件草书书法作品,如果你是“小白”观众,你想知道啥?来,我们一起想想。


a.写的是啥?这是最朴素的想法,草书作品大多数观众不懂欣赏,但是你好歹让我知道你写的是啥?书法作品除了艺术性之外,它也是个文本,文本就要有可读的属性。


b.这些个章谁盖的?除了字之外,最吸引眼球的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章。都谁盖的?都是啥字?啥意思?为啥盖了这么多?有没有比较出名的人盖的章?这是最容易想到的问题。


c.这字为啥好?对于不懂的“小白”,我就想知道为啥你们说它好。


看,其实放低姿态,了解观众需求并不难。2019年辽博这次《又见大唐》就做到了。


有了观众视角后,还能做什么?那就是深挖下去。怎么深挖?有时就需要策展人要跳出文物的所属范畴,去探索更多的延伸与扩展。


比如,如果是青铜器,我们在传统的器型、花纹、年代、铭文、铸造、工艺这些属性外,能不能反映当时的铜的产地?贸易?


比如,如果是壁画,我们在传统的画法、构图、内容、宗教含义、人物形象这些属性外,能不能反映当时的生活?科技?


▲山西高平开化寺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 北宋


2017年《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展》在北大赛克勒博物馆举办。面对满壁的壁画,我们不禁要问。这画在原始墙面什么位置,也就是空间?这画的什么内容?怎么看?(因为有诸多情节,情节是有先后顺序的)。


这个展,这方面其实做的非常出色了,它把壁画标出了各种隔断,标上顺序号,然后按顺序一幅一幅告诉你具体的内容。

▲山西高平开化寺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 北宋


但是,能不能再深挖,脱离壁画内容,脱离佛教教义,脱离艺术本身?


其实是可以的,仅壁画中人物头上戴的幞头就完美的印证了沈括《梦溪笔谈》上的说法,说幞头分为朝天、交脚、直脚等多种。

▲山西高平开化寺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壁画幞头局部 北宋


好了,有了展览主题,有了讲好文物、深挖价值的方法,接下来,我们看看数字化这种展有什么特殊性



二、数字技术用于文物策展的优势与误区


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现在是文物展览的新形式,最常说的就是“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数字化技术有其独有的优势,但也充满着误区。


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型策展技术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A、大局和细节并存,可以脱离单独的文物,有更大的视角,同时也可以看到文物上的更精细的细节。
B、关联性,可以迅速把有关联的文物、资料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得文物的解读更加全面。
C、互动性,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优势,有更多的交互设计。
D、可二次创造,可以进行文物的二度创作,变为新的数字化艺术展览。
E、全方位感官体验,通过球幕、沉浸式、VR、AR等技术,带来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那我们看看目前流行的数字化技术都有哪些可用作展览。


1、电子沙盘,互动性强,直观,特别是地形地貌的展示,一般可以用来展示片区(保护区),古道路等。

徽商进出主要路线图 安徽省博物馆


2、视频、投影:一个专题片,配合实物、图版,效果更加
发现大熊猫   成都大熊猫博物馆

由于目前互联网、短视频给人们造成的阅读习惯,人们很难集中精力长时间看一个视频,所以最好的方式增加互动性的游戏。如成都大熊猫博物馆,通过一个互动性的转轮,转轮的转动和屏幕的情节关联推进,可以让参观者长时间注意到屏幕的内容,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

发现大熊猫   成都大熊猫博物馆


3、体感设施,提高互动性

▲上海敦煌展 2021年

4、互动媒体墙,用于提问题、图表、总结

 5、数字虚拟人,利用三维技术对相关人物进行数字化重现,打造虚拟人IP

▲敦煌仙子

6、利用AR\VR 超感知
敦煌研究院+华为  华为P40敦煌超感知项目


7、滑屏,透视内部结构


8、3D全息投影,立体展示文物

9、3D建模搭建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青铜梵钟建模展示

10、机械矩阵屏幕+投影,多层次显示组合,赋予更多变化


11、全通道光影秀,艺术氛围的展示,用文物搭建一场光影秀,脱离文物本身的内涵,更多的是艺术化的二度创作。

▲日本浮世绘光影展

此类光影展目前是数字化展的主要类型。更多参考如

莫奈光影艺术展 | 2023上海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x4y1P72V/
国家博物馆盛世修典之《光影丹青》: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X4y1C7yu/

12、环幕,一个U型半开放式的屏幕,展现长幅大场景,如绘画长卷。

▲永乐宫 2021年山西永乐宫展

13、球幕,一个全封闭的球形影院,多用于自然类、壁画类、故事类等展览,是一个秀,或者是一个独立的故事。
▲美国奥兰多海洋世界


而我们看到,现在的主流的数字化展,多为如上面浮世绘这般的“光影秀”,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但是仔细想,这反而是目前数字化展览的误区。我不禁要问,文物活起来、动起来,之后呢


一场光影秀,可以让观众迅速亲近文物,可以让观众被二度创作的艺术空间所吸引,但是喧嚣打卡过后,这类的展览对于文物本身的价值传递有没有意义。正如敦煌的光影秀中,九色鹿活了过来,绕场奔跑一周,然后呢?


机械装置也好、数字化也好,都只是技术,展览的核心还是展陈思路


如何讲好文物,挖掘文物内部的文化价值,把文物的内涵、外延不断地深挖与延伸才是重要的。而技术只是辅助的手段


现有数字化展示行业惯例炫酷效果为主导


好的数字化是能够用合适的技术辅助展陈呈现,而不是炫技,云南澄江化石群博物馆用了大量数字化,也很酷炫,但其内容都是最新的Nature\Science的论文。 


作为5.4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化石群,大量细小的、残破的无脊椎动物化石直接展示是非常枯燥的。

▲奇虾化石 寒武纪 云南澄江化石群博物馆

但是数字化就可以在这里恢复这种动物的整体身体结构和特征,恢复它在5.4亿年前海洋中的习性,从而更加鲜活的让观众了解相应的学术研究成果。

▲奇虾介绍视频 寒武纪 云南澄江化石群博物馆


所以,这才是真正做到围绕展品本身的内在价值,合理的利用数字化技术展示



三、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的策展方案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聊聊我们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建设的时候我是怎么设计的。


首先是策展思路:从一开始我就摒弃了现有数字化展示的炫酷效果为主导的行业惯例。 我认为,如何讲好文物,挖掘文物内部的文化价值,把文物的内涵、外延不断地深挖与延伸才是重要的,而技术只是辅助的手段。

所以我想展览要观众看的清的前提下更要看的懂。    


1、看的清


这事比较简单通过技术手段,放大、拉近展示壁画局部的精彩细节。并逐项一一介绍壁画内容,让观众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壁画。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水月观音细节展示


2、看的懂


这事相对比较难,尤其是面对对中国传统壁画不了解的观众,如何做到让他们能够看懂。那还是要回到问题的本源,去想观众想了解什么?
四柏一孔桥:桥头为什么有四棵树?是怎么来的?
千年白皮松:树种特点?多少岁?——引申出更深层的问题,为何比寺院还要老?
青铜梵钟:哪年修的?多大多沉?花纹?文字?有多少个人名?——引申出更深层的问题,有没有比较重要的人,可以介绍一下。

▲法海寺曼陀罗藻井

曼陀罗藻井:什么是藻井?有啥用?这个为啥出名?画的啥内容?怎么组装的?

所以我们就有了如下的数字化内容。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曼陀罗藻井拆解展示

最终我确定了的壁画想让观众看懂这件事要从6个维度来实现,最核心的方法就是:对比。因为对于不太具备基础知识的观众而言,当你给他一幅画让他评价是很难的,但是你把两幅摆一起让他去对比哪个更好,就简单多了。

2.1壁画内部对比

数字技术可将壁画的细节放大到极致,对比水月观音身上所披白纱衣的左右两处,便可看出画师技法的不同与高低。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水月观音白纱技法对比展示


还可以充分利用屏幕宽度,对比同类型人物细节,这些是在现场观看真迹很难达到的效果。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七大武将造型对比展示


除了人物,还可以对比相同的器物的不同的绘画处理方式,甚至可以分析出画家在绘制过程中的自我更新提升,以及画师水平的明显差距。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华盖下白羽球技法对比展示 看出第三个球的优秀

总体来说,对比是看懂壁画的入门级的方法。


2.2具体绘画技法分析    

法海寺壁画是国内仅有的用工笔技法在墙上绘制的大尺幅壁画,所以有大量的工笔技法和细节。很多时候由于壁画过于精细,加之大部分人也没有画过工笔画,所以完全看不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放大,让观众看出这些观的视觉效果其实是由精细的微观技法支撑的


比如:水月观音的坐骑为金毛犼,其毛发采用了掺线法,在黑线中绘制一条金线,令发丝飘逸蓬松,整体黑发的情况下映出了金发效果。放大之后观众就可以观察到具体的细节。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金毛犼发丝技法展示


而法海寺壁画的创作画家继承了南宋院体绘画,特别是学习继承了马远的技法。但是又有几个观众知道马远,更别提看过马远的画了。所以数字化的好处就可以展示并分析法海寺壁画细节的同时,将马远的绘画作品同时展现,让观众在不知道马远的情况下,也能看明白师承关系。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法海寺壁画与马远《水图》对比展示


2.3大殿内空间对比

壁画艺术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平面艺术,特别是为宗教服务的石窟、寺观壁画,它是一个空间的艺术,大多数情况下是营造了一个宗教的道场。而优秀的画家必然在绘画中留下很多线索,把不同墙面的壁画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而这些正是数字化的优势,可以跨空间对比不同位置、不同墙壁上的壁画细节。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神秘的红头巾


法海寺《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中,最左侧出现的牛头怪和最右侧出现的鱼精,相隔近18米,但身披相同色系、同花纹的头巾,这是画家刻意而为,让他们成为壁画的边界。


2.4时空流变分析

法海寺壁画中人物众多,这些人物大多在印度都有原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国,历经唐、五代、宋、元一直到了明代。而早期的形象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的过程。

所以我在做策展的时候,选取了10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采用了图像考古学的方法,使用了国内外近百个文物资料,系统梳理了法海寺壁画中天神的形象来源及演变。这个相对专业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有一定需求,并且有参观博物馆和石窟壁画经验的观众准备的。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飞天的形象演变


如何让观众从讲解和展览中有获取知识的满足感,一定是讲述的东西和观众自有的知识体系能够衔接上。所以我用了近百件国内外博物馆文物或石窟壁画的图片,试图来说明图像演变的过程,而这近百件图片一定有观众熟知或者见过的,这样能迅速和观众自有的认知衔接。


2.5专题内容

除了跟壁画内部有关的内容之外,我们还要展示什么呢?观众想知道什么?于是很简单的问题自然就会出现。这些神穿的衣服是什么?他们拿的法器都有啥?于是自然要有相应的专题内容来呈现。


所以我专门梳理了男性服饰女性服饰武士铠甲以及法器等专题内容。将服饰一件件拆解标明,同时使用历史文物资料介绍了服饰的来源和演变。对壁画中出现的49组法器与持物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每一件法器的来源、用途进行解读,展现给观众。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女性服饰分析


2.6壁画传统工艺展示

法海寺壁画中运用了诸多中国传统壁画创作技艺,但是如何展示是个问题。这时候数字化可能不如电视化更直接。于是我找了个画家,让她真的按照古法制作一幅壁画,摄制组全程跟拍三个月,如实记录了创作的所有工艺和步骤。你看,不光技术是服务于内容,形式也是服务于内容的。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壁画古法制作



3、炫酷


虽然我们的重点放在了解读壁画之上,但是酷炫吸引游客的光影秀还是需要。但时间不宜过长。设计时考虑到球幕影院的存在,所以光影秀和球幕要有区分。



于是对于光影秀而言,重点的是元素如何抽取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全通道融合 沉浸式光影秀 3分钟时长

对于球幕影院而言,重点是故事如何创作

在展厅中对于壁画的展示已经非常详细,特别是全通道融合技术已经把壁画的位置及沉浸式感觉全部表现。所以在穹幕中如果仅仅是展示壁画,没有新意。

所以穹幕定位为一个有剧情的剧。剧本的题材选择上,如果是针对壁画里的宗教人物的背后故事,有两个弊端。一是,佛教人物作为主角编故事一旦把握不好,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二是壁画中的人物之间没有联系,相互之间的故事也没有前因后果,无法串在一起。

基于此,又要选择法海寺的素材,所以选择了法海寺壁画的创作者画士官:宛福清、王恕作为主要角色。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人物并没有脱离法海寺;二是,这两个人是真实存在,但是历史上没有任何详细的记录,相对来说对于剧本创作很合适。

剧本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根据法海寺壁画的研究,发现其中有多处改笔修改的痕迹,说明画师在创作时也有犹豫。基于此,我们设计了整个的剧本线索。就是画师为了绘制优秀的作品,从一开始迟迟犹豫不能下笔-->神游仙国受到启发-->最终放下执念挥洒创作。这点也暗含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生活哲学。


最终故事呈现的时候,要考虑到起承转折,考虑到节奏


片头:飞出效果,为了技术上的震撼,目的是迅速吸引观众


第一幕:搭建,第一个小高潮

第二幕:纠结,剧情推进。平稳期


第三幕:飞升佛国。第一个大震撼


第四幕:天国花园。祥和平缓


第五幕:追逐、点化,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激烈


第六幕:惊醒、创作。平稳


第七幕:众仙归位。最后高潮


当然我在策展的时候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1、展厅空间太小,内容太多,知识点密集,观众参观“累”;2、由于空间设计等诸多原因,音场设计上难以达到预想效果;3、太过注重内容,对于互动性的设计太少,导致观众观看趣味性下降,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说了这么多,最后做个总结。


首先,数字不过是技术手段,一个展陈的好坏最重要的是展陈思路和主题。
其次,内容的深度挖掘,一定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放下傲慢,用观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方式去讲述学术内容。有时候需要跳离出原有的领域,换个角度或维度去解读内容。
最后,选用最合适的、最经济的技术实现方式呈现内容。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观众了解我们法海寺壁画艺术馆是做什么的,别再说“看真迹不香么”这样的话。

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今后从事数字化策展的同仁们有些帮助,这些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经验,对您有帮助就好。


古迹收集者
收集全国古迹,精准的地点,专业的推荐,特色的介绍,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藏在深山老林中无人问津的古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