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赏析 | 念奴娇 • 昆仑

文摘   2024-10-18 05:55   吉林  

念奴娇 • 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注释


1、念奴娇:词牌名,由唐天宝年间名妓念奴而得名,又名“百字令”。宋代的苏轼用这词牌填成《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一首,首句有“大江东去”,所以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另外苏轼词中还有“一樽还酹(lèi)江月”,因此又名“酹(lèi)江月”。
2、昆仑:山脉名称。其主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东段分三支伸展。其南支向东延伸后与岷山相接,因而红军长征时经过岷山,也可以看作昆仑山的一个支脉。
        作者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到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
3、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势高大和险峻。
4、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这里是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蜿蜒不绝,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
5、搅得:闹得,搞得。
6、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7、消溶:积雪消解溶化。
8、江河横溢:长江黄河都发源于昆仑山脉,所以昆仑山积雪溶化,江河水量大曾,造成洪水泛滥。
9、人或为鱼鳖:江河泛滥,洪水成灾,人们或许被洪水淹死。《左转 • 昭公元年》:“微(没有)禹,吾其鱼乎!
10、千秋功罪:指昆仑山脉几千年来,给长江、黄河提供水源和造成洪灾的“功”与“罪”。本词偏重于论“罪”。
11、倚天抽宝剑: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唐李白《大猎赋》:“于是擢(zhuó)倚天之剑”。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
12、截为:劈开成为。
13、遗(wèi):赠与。
14、还东国:东国,指日本。
15、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蕴含争取世界和平,消灭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译文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凌,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横溢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怎样才能背倚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与美洲,一片留在东方。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就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写作背景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成为红军的核心领导人。毛泽东写这首词时,已率中央红军到达陕西边境。中央红军越过岷山之后,长征即将取得胜利。
        当时,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地国主义企图把整个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日本侵略军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东三省后,得寸进尺,于1935年夏,迫使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签订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因而又使中国大片国土沦丧。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正面临着被侵略者步步吞占的危险。在此局势下,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日趋高涨,因而反抗日军侵略的民族矛盾,已上升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在国际上,当年个列强侵略势力正妄图实现瓜分世界的野心,他们遥相呼应,蓄意加紧发动世界大战。与此同时,他们的侵略阴谋也逐渐为世界各国人民看清,因此世界人民也尽力准备反击列强争夺殖民地的侵略图谋。总之,在当时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社会的历史和全世界人类的历史,均面临着反对列强侵略和向何种社会方向发展的问题。
        恰是在这种背景和局势下,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登临昆仑山的支脉岷山,纵望祖国的美好河山,联想到深重的民族危机和世界危机,怀着反对外来侵略的高昂激情和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心,构思了这首词。并于1935年10月在长征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行笔于纸。

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于1935年10月,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我们常说巍巍昆仑,提到“昆仑”二字,马上使我们联想到高大、巍峨的形象。昆仑山脉本是大自然的造化,是一种壮阔、神奇的自然景观,但它和某种形象联系起来的时候它便具有了人性化的特征,在艺术的世界里,实际上让我们可以把“昆仑”直接理解为“巨人”,“昆仑”是一种具有独特内涵的象征意象。在毛泽东的这首词里,诗人同样是赋予“昆仑”以人格化的特性,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了这位“巨人”独特的个性品质。
         该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借景抒情,下阕缘情发议,它以当时世界性的大冲突出发,借助昆仑山脉的高大形象,抒发了诗人彻底改造世界、埋葬帝国主义,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的伟大抱负。在毛泽东诸多的诗词杰作中,《念奴娇 • 昆仑》词以厚重的历史感和思想视野的开放性以及想象的新颖雄奇性,占有着特殊的艺术地位。
        在词的上阕中,在绵长的时间隧道和广阔的空间境界里,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不可超越的“巨人”形象,首先从时间上看,它“横空出世”,挺拔巍峨俯瞰人间,所有景色尽收眼底。“莽昆仑”诗人用一个“莽”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昆仑”的整体特性,而下句“阅尽人间春色”正是这一特征的逻辑结果。十三个字,一座昆仑山,一个“巨人”,形象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接下来,诗人用“搅得周天寒彻”、“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进一步描写昆仑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了昆仑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通过对昆仑山功过是非的描绘,马上与诗人的思想、抱负和情感世界联系起来,情景交融、主客一体。“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下阕对昆仑的评说,通过奇特的想象,高邈的意境,雄健的笔力,超乎“巨人”之上,体现出诗人壮阔的气魄和博大的胸怀。
        在词的下阕里,诗人说:“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巍巍昆仑在诗人的脚下,似乎可以任意处置,“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诗人站在长征途中的高山之巅,背倚半壁青天,托起巨人的手臂,就幻想着抽出万丈利剑。“裁为三截”好一个“裁”字,像裁一张白纸,像裁一根细支。一般人说,有这等力量吗?而这正体现出一个革命领袖超出常人的伟大气魄。“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词人崇高远大的革命理想和乐观主义精神融入诗的意境,一个真正的“巨人”形象矗立在我们面前,令人震撼!

 △《红军过雪山》(油画)



毛泽东手迹


一代伟人千古诗篇
为民立命魂系中华
为国立威叱咤风云
集智涌慧开创新元
胸怀天下昆仑铸剑
天地归心思久日长

参考书目


1《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主编:吴正裕,李捷,陈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
2《毛泽东诗词鉴赏》主编:公木。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3《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鉴赏》主编:杨江华,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4
4《毛泽东诗词赏析》主编:张荣东,逯雪梅。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3.1


END


花蹊漫语
诗是传承古今的歌唱;诗是感动天地的情怀;诗是承担使命的理想;诗是创造未来的力量;关注“花蹊漫语”与你一路同行,品味诗情画意的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