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说蛇③关于蛇的习俗
文摘
2025-02-01 15:01
北京
在中国文化中,蛇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民间也有着与蛇相关的传统习俗。很早以来,蛇就被视为一种有灵性的动物,被称为“守家仙”,是保家平安的象征。蛇还被赋予了“小龙”的称号,象征着吉祥富贵。农村习俗中,青龙入宅被视为吉利,预示着家宅平安和财源广进。在我国南方,流行着一个与蛇相关的节日叫做“蛇王节”。认为它的来源与古代吴越国有关,因为吴越国曾被称为“蛇国”,而且其都城越城也是按蛇形建造的。还有人认为,这个节日起源于远古时代,当时人们崇拜蛇神,认为蛇是神灵使者,具有保佑家庭、助人成事的神秘力量。最有节日氛围的当属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镇。这里至今保留着原始古朴的蛇王庙,以及较为完整的游蛇灯、赛蛇等民间活动。每年蛇王节,当地村民都要举行迎蛇活动,祈求蛇神永保平安。祭拜仪式由当地驯蛇能力高超、有威望的长者主持。仪式过后,由在当地有“蛇王”之称的捕蛇能手向村民分发蛇。其中最大的一条蛇,被封为“蛇圣”,装在笼中被人推着上街游行。爆竹声中,有人抬神像,有人鸣锣,有人扛旌旗,有人扮演成官兵等。赛蛇队伍则人手一条蛇,或拿在手上,或围绕在肩,或盘绕在胸前、脖颈上。队伍路过之处,各家各户在门口设上香案,燃放鞭炮。居民和游客纷纷走上前去,摸摸蛇体,还有的合影留念,以此祈求“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的好年景。蛇王节还有着许多传统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在江苏、浙江等地,人们会举行龙虎豹蛇舞等活动,以驱逐邪灵。而在福建、广东等地,则以吃蛇肉为主。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制作蛇形馒头、蛇形饼干等食品。蛇王节是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庆祝这个节日,不仅可以表达对祖先和传统的尊重,也体现出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习俗正在发生着变化,但仍有部分保留了下来,并且成为我们的一种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十二生肖,各有各的故事与传说,他们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带来更多的乡土情节与文化归属感。好了,小“火”伴们,“蛇年说蛇”的主题我们就聊到这里,再见!
策划/毛勋正
撰文/周玉婷
主播/周周
视频/李艳超
![]()
主编:苏长乐
责编:周玉婷
![]()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