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都匀市沙包堡街道德化村不断挖掘发展区位优势来弥补发展劣势,通过盘活闲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业类别,逐步形成了“春采毛尖、夏种辣椒、秋制红酸、冬腌熏鸡”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德化村全貌
德化村地处都匀市北部,距市中心15公里,属城郊结合部村寨,耕地面积少,分布散,无法形成规模化种植,严重制约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打破桎梏,走出一条全新的新农村发展路子一直是当地村支两委深思的问题。
德化村茶园
都匀是毛尖茶之乡,近年来茶产业发展迅猛,当地群众大部分都种植有茶树,仅德化村村民就种植业近800亩茶树,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造成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不符合现有毛尖茶品牌的生产标准,茶叶销量持续走低,收益不断下滑,群众也不愿意再花时间和精力去管理茶园,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茶园管护
为扭转这一局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产业发展不必要的前期投资。2020年,作为村党组织书记的韩猛带头成立了都匀市瑾瑞茶叶种植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积极争取到财政衔接资金30万元。2021年,按照“失管修复亮出一批、补植补种存量一批、标准管理提升一批、质量安全保障一批”的总体要求,对失管茶园进行低效改造、补植补种、重点管护,并建设起了茶叶加工车间,引进了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茶产业发展逐步向好,每年不仅能采摘自家茶叶制茶销售,还能接到其他茶企的制茶订单,仅茶叶种植一项每年为茶农带来收入18万元,春茶开采及制作期间为当地群众提供用工岗位400人次,务工群众每年在茶叶采制上收入累计10万余元。
在闲置茶树产业资源再利用取得成功后,德化村又将目光转向了闲置的土地资源。经排查,村里有200余亩的已征未用土地,如果利用得好,不仅能增加产业发展项目,还能节约一大笔的产业发展资金。一次偶然的机会,德化村得知贵州米米牛生态绿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名下的餐饮行业特色红酸因无法扩大产量而制约公司发展后,村两委主动找上了该公司,希望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合作建厂生产红酸,公司不仅能自产自销,还能帮助村集体经济发展,给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德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红酸加工厂
2022年,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后,德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红酸加工厂在德化村四组白岩脚8亩的闲置土地上拔地而起,该厂生产的红酸采用都匀本地辣椒和西红柿加工装坛后发酵而成,一期20吨产品投入市场后,其独特的口味和口感深受本地市场喜爱,不仅本地市场保障了前期销售,后期的销售也逐步向网络转移。红酸加工厂的建成投产,不仅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也为德化村创造了12个就业岗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3.5万元并逐年递增。
德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红酸加工厂生产的红酸
围绕红酸加工厂这一产业带动,德化村衍生了上游的原料西红柿及辣椒种植的产业链,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回填匀杨大道已征未用土地80余亩作为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带动群众种植,采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种植+农产品深加工”模式,健全了从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
德化村辣椒种植示范基地
2024年,红酸加工厂按辣椒每斤4至5元,西红柿每斤2至3元的市场收购价,共计收购周边群众种植的辣椒、西红柿达10万斤,带动附近群众50余户600余人次务工,盘活闲置耕地200余亩。
同时,德化村还采取培育致富带头人和闲置资源盘活有机结合的方式,对于有想法、有技术、扎实肯干的村民,德化村扶持其创办微小企业。当地村民刘军是一位退伍军人,有着一手特别的熏鸡技术,其独家秘制的风味熏鸡,因表皮油亮、熏香味十足、外酥里嫩的口感吸引了一大批的忠实的顾客粉丝,通过大家的口口相传,熏鸡销售量逐年增长。
但因原材料不足,刘军每年都要到外面的市场收购成品鸡,从腊月开始腌制的6000至8000只熏鸡不到六月就已全部卖空,不仅产量上不来,还耗时耗力,增加成本。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德化村鼓励他注册了刘记盗汗王生态农家小院,从事餐饮、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并发动周边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帮助其提供成品鸡。在刘军的带领下,村里的20多户村民陆陆续续的开始养鸡,村民的收入又有了新的增长点。
酒坊
德化村还与带头人陈晓林一起,盘活了2000平方的国资闲置资产,让其变成年产酱香白酒200吨、产值500余万的酒坊,带动群众就业35人,年均增收4万余元。
沙包堡街道德化村用“资源存量”换“发展增量”,通过招商引资盘活现有闲置资源,拓展种植之外的发展空间,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联合带动的方式,将发展重心从种植转为农产品深加工,从而打破了土地稀缺,无法规模种植的发展限制,摆脱了农民增收只能靠种植和外出务工的刻板模式,形成了产业“多点开花”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性循环。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桥城都匀”视频号↓↓↓
QIAO CHENG DU YUN
为
您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