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为充分挖掘八闽春节文化习俗,传承非遗文化,体悟“闽人智慧”,信息工程学院于2025年1月至2月期间,开展“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组建“福临侯官,文化探微”实践队和“闽海春潮寻旧俗,八闽福瑞焕新章”实践队,对闽地春节文化进行了观察、记录与展示,助力非遗传承。
领略千年文脉,传承侯官文化
1月13日至26日,“福临侯官,文化探微”实践队深入侯官古镇开展侯官文化资源收集与影像创作。用镜头详实记录了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妙工艺、城隍庙新春祈福仪式的庄重氛围、侯官古渡口的历史遗迹风貌,还记录了侯官特色美食制作和手工艺品制作。队员们还通过与当地村民的沟通访谈,追溯了解侯官春节习俗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与现状。大家在走访中领悟历史,在交流中深谙地域文化,进一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探寻非遗文化,弘扬春节民俗
“闽海春潮寻旧俗,八闽福瑞焕新章”实践队结合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在泉州、三明、宁德、漳州等地开展“福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手持镜头,深入观察记录当地特色春节民俗活动,将祭灶仪式的庄重肃穆、舞龙舞狮的热闹欢腾等精准定格形成了一幅完整的闽地“福文化”图景。大家在探寻、体验、传承、弘扬春节民俗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也更加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END——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供稿|王龙宗
排版|施珊珊
初审|王莉
二审|林靖
终审|陈洁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