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就会明白,人这一生最怕做不到的,是这三件事

文化   2024-12-15 21:20   福建  

作者 : 周美好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前些天看到有个观点说,世界上最努力的人在东亚,而在东亚国家中,最努力的要数中国人了。


细想之下果然如此,似乎从成年以后,我们总有操不完的心、忙不完的事。


那么中国人一生努力,一生奋斗,到底所求什么?


曾仕强教授的一段话,揭开了其中的谜底。


中国人一生努力,大概是因为我们想做到三件事:


先为父母扬名。让父母沾光,让人家觉得这个人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是当年他父母教得好。


再是给子女帮扶。多给孩子积攒一些资源,让他们在一开始时不要那么辛苦。


最后是要为自己积福。中国人不太喜欢享福,我们总说要积福,累积一点福气,免得晚年太辛苦。


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怕年轻的时候辛苦,只怕老来受苦。


为了达成这三个看似朴素的愿望,大部分人一过就是一生,一打拼就是一辈子。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愿望:衣锦还乡。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在过年回家时,总喜欢穿好的,带好的,开好的车。


为的,就是让老家的人刮目相看。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心理,往大了说是想光宗耀祖,往小了说是想让父母脸上有光。



“背背佳”创始人蒋宇飞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有天他回老家时,看到妈妈的一个闺蜜在商店买东西。


那个阿姨他很熟悉,不仅立马叫出了名字,看到阿姨买了东西,还赶快去买了单。


俩人寒暄的时候他对阿姨说:感谢张阿姨您小时候对我的关照,现在您的气色还这么好。


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在妈妈的圈子里传开了。


张阿姨特别开心地跟蒋宇飞的妈妈说:


你的孩子真厉害,你怎么能生出这么厉害的儿子!

他不仅生意做得好,还能主动叫出我的名字,没忘记我!还主动给我买了单。


后来,张阿姨逢人就说,这个儿子生的好啊。


每次听到周围人这么说,蒋宇飞的妈妈都喜笑颜开。


毫无疑问,在妈妈生活的圈子,有人夸她儿子生的好,夸她儿子有出息,夸她儿子尊重长辈,没有忘本。


那一刻,她就是特别骄傲,特别幸福。



蒋宇飞在说这件事的时候也满脸自豪,好像他辛苦打拼这么多年来的成就,有了最显像的表达。


而这,又何尝不是大部分在外打拼的中年人,内心的期盼呢?


人到中年就会发现,相比于再多物质上的满足,不如给父母精神上的支撑。


外人的肯定,是比家财万贯更令他们心安的存在。




在中国同样有句老话:再苦不能苦孩子。


多少年来,多少父母都在践行着这个道理,多少人,为此搭进了自己大半生的光阴。


小时候,担心孩子的吃穿,担心孩子长不高,家里贵的好的,都留给孩子吃和用。


读书时,拼了命的鸡娃报课外班,甚至有的家长辞了工作也要陪读,为的,是给孩子挣一个好的未来。


等到孩子成家立业后,又想着给孩子买房子、带孩子、做家务,试图减轻他们身上的压力。


一句“父母奋斗的最高点,是儿女最基础的起点”,这些年不知捆绑了多少做家长的。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个朋友是家里唯一的儿子。


之前读书时,家里人担心他往返走读太辛苦,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妈妈全程陪读,就是为了给儿子做饭。


后来大学毕业后,他在北京谈了个对象,女方家庭条件还不错,但要走到结婚这一步,要求他至少买套房子。


北京的房子,向来不是靠两个年轻人就能解决的。


他虽然工作还算稳定,每个月有部分结余,但攒下的钱也凑不齐首付。


家里条件很一般,父母没有稳定的工作,常年在外打工赚钱。


一个在工厂上干苦力,另一个就给工地做饭,用赚的钱养大了一双儿女。


得知儿子要买房,老两口很着急,家里人手忙脚乱地拼拼凑凑,离首付还是差了60万。


那时候我们都觉得,为了这套房子压榨父母的大半辈子,实在不值。


但看着儿子那么执拗,老两口还是拉下了脸,将家里能借的亲戚都借遍了,又找了工地看看能不能预支工资,尝试了贷款看看能不能将这60万凑出来。


最后,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还是咬了咬牙,凑够了儿子的首付。


后来听说,他的父母六十多岁的年纪,本该在家休养了,但为了城里的孩子贷款压力没那么大,还是打包了行李,跟着工地继续去外地干活。


每次想起这个故事总觉得唏嘘。


大部分中国父母,穷尽一生不是为了自己过得好点,而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为了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到更大的世界。


大部分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都要省出一笔钱来,希望在孩子需要钱时,能提供全部的帮助。


甚至直到年龄大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也总有人想着,要不要去子女家里做几顿饭,给他们看看孩子,好能让自己的孩子在外轻松一点。


之前看过一个街头采访:


你认为帮儿女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几乎接受采访的每位老人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是的,这是一种义务。


老有所用嘛,也觉得挺高兴的。


好像为人父母,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这一生所有的劳碌辛苦,就是能让孩子别走自己的老路,他们奋力托举,也是为了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就这样,一生忙忙碌碌就到了五十多岁,忙完了给父母和孩子的事,中国人大都会做第三件事:给自己积福。


我身边大部分人都相信因果报应。


有句话是这样解释的:


人为什么要积德行善,因为在未来某一天,你遇到了困难,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帮你渡过难关。


它不是人,也不是钱,而是你从前积累的善。



之前看过一个网文作者写下的故事,说有名货车司机接到了一单紧急的运输任务,需要把货物送到1500公里外的吉林长春。


当他驶入吉林省内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雪,高速也因此被封,他等不急雪停,就走了国道去长春。


这一路他又累又饿,决定找个地方休息吃饭。


可下了国道后才发现,这里人烟稀少,根本找不到营业的餐馆。


直到天黑,他才找到一个亮着灯的屋子,屋里是一位70岁的大娘,听到他的来意后,为他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他越吃越觉得熟悉,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


他开始和大娘聊天,说起自己5岁被拐的故事,万万没想到,大娘家里也有一个5岁被拐的儿子。


一来二去间,俩人去做了亲子鉴定,又是巧合般,俩人有血缘关系。


命运的齿轮就在这时候转动了,45岁的货车司机迎来了自己的归家之路,70多岁的大娘也等回了她期待多年的儿子。


有评论说,因为货车司机善良,才想着冒着大雪将货物送到,因为大娘善良,才会给他做碗面条。


他们两个都是善良的人,所以上天会让他们相遇。



故事真假无从考证,但其中所传递出来的爱与善意,又何尝不是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殷切的期盼。


我们都希望,在自己遭遇困过后能有福报,希望自己晚年的结果,配得上这一生的颠沛流离。


那如果没有呢?


我们还有另一套安慰自己的方式——


如果你的心眼挺好又有德行,那你一定有福报。


如果有福报却依然发不了财,请不要疑惑,老天可能将你的福报化成了健康的身体、平安的日子、温暖的家庭和有良德的子孙后代。


福报不一定让你很有钱,但一定会让你成为圆满的自己,会让你有个还不错的家庭,会让你平安、幸福。



前两天看大冰老师的直播,他说在现在情形下,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很简单:


人到中年,家里没人生病,收入还算稳定,不管赚得多还是赚得少,不折腾,安安稳稳平平静静的生活。


不少已到中年的人回复说:这样的话,也只有历经沉浮、大彻大悟的人才能真正感悟得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收入稳定,家庭合睦,这已经是一种福报了。


毕竟,大部分普通人的一生,不是非得多么励志多么上进,也不太有太多鲜花掌声,更不必追求生命的宽度。


重要的,是能立足当下,把握好手中拥有的,是能善待家人,给孩子一点指引,照顾好自己,为人生积攒福报。


中国人向来辛苦打拼,为的,又何尝不是在人生行至中年时,看着家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看着孩子因为自己的教育拥有了更多选择,看着自己身体健康,心态豁达。


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点亮【在看】,愿我们一生所求,一生如愿,愿我们都能过上让自己和家人都满意的安稳生活,愿我们这一生,不求圆满,小满即是满足。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禅雨满天
传播禅文化、法雨润人心,悟般若菩提,见世间真相,以善存心,以德存世!和谐善良、包容感恩、环保素食、海纳百川、诚善厚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