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再见

旅行   2024-12-05 17:02   北京  
《中华遗产》的最后一期杂志《国宝陕西》(下)上市了。我们和这本杂志的17年缘分也结束了。

休刊通知发来那一天前,编辑部还在开2025年的选题会;2025年1期的专题策划已经完成;《国宝陕西》(下)的封面已选定——那是一个面若桃花、笑脸盈盈的唐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书柜里,摆放着排列整齐的全套《中华遗产》,还有11本精心制作的增刊:《中国美色》《中国图案》《中国衣冠》《汉字中国》《国宝山西》……这就是编辑团队经年累月耕作、收获的春花秋实了。

人世沉浮,似水流年。回望来时路,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华遗产》杂志创刊于2004年。不过,以黄色为框的封面,仅使用了4年。2008年1月,中华书局将《中华遗产》交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编辑、制作、发行,封面也由黄框改为绿框。由“黄”转“绿”,其实暗含深意,希冀《中华遗产》新芽萌发,绿意盎然。

然而,“遗产”一词,当时颇不讨喜,甚而很是令一些人忌讳。在世人的眼里,“遗产”被冠以行将就木、亟待保护、抓紧抢救的帽子。

“行将死亡、消失的东西,不好看吧?”“文化遗产若需要保护才能活的话,说明它们已经没有生命力了。”——社会上充斥着这样的声音。

明珠蒙尘。如何摘下世人的有色眼镜?首先是为“遗产”重新定义。中华遗产是数千年华夏文明长河里的一枚枚珍宝,每一枚都凝聚着中国前进的奥秘。它们不是行将就木,而是不可或缺的基石。《中华遗产》制定了新的宗旨:“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路途漫漫何其修远。每一期杂志,都仿佛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泛起些微的涟漪:颐和园的西堤何以桃柳间杂?天坛的圜丘源自何处?藻井为何是最美的天顶?天青色是怎样的一种审美?当明珠擦去尘埃,人们便为它的光芒聚拢而来。当《中华遗产》掀起的涟漪越来越大,国风潮也风生水起。我们欣喜地看到全社会渐生的博物馆热、汉服热、石窟热、文创热……中华遗产成了名副其实的“我的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世价值,媒体亦然。《中华遗产》追求的是,让读者因喜爱中华遗产而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为自己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而倍感骄傲。于是,我们开创了“最中国文化系列”内容,在汉字、颜色、图案、衣冠、建筑、丝绸、二十四节气等领域,讲述“何以是中国”;我们梳理华夏文明,用良渚古国、陶寺遗址、殷墟博物馆、考古发现讲述“何以是中国”;我们盘点国家文保,以国宝四川、国宝山西、国宝河南、国宝陕西讲述“何以是中国”。珠玑琳琅,锦绣未央。


一个曾经被人嫌弃的“遗产”,已然回归本位,成为中国文化的美学符号。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遗产》为塑造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贡献出了一份坚实的力量。我们用17年的时间,践行了自己的宗旨。哪怕期间传统纸媒陷入艰难前行的局面,筚路蓝缕,我们都不曾想过要放弃。为此,也由衷地感谢中华书局和华夏遗产基金会的支持、信任与包容,更感谢读者们的厚爱。

有人说,《中华遗产》是我们亲手养大的孩子,确实如此,但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中华遗产的反哺、滋养中成长?二者血肉相连,彼此成就。只是,如今,“因内部调整”的原因,突然一切就都结束了,突然就不得不说再见了。高山流水,戛然崩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千余年前,南唐后主李煜月下徘徊,写下这千古一句。一片芳心,怎能没个安排处?《中华遗产》杂志虽然被迫画上了不圆满的句号,但承载文明长河的遗产瑰宝,万古不绝。它们在,我们团队就还在,让中华文明与文化之光照耀、温暖人心的使命和信仰还在。我们会继续开辟阵地,以新的名称和更多样的形式与面貌,与大家见面。

来吧,告别的酒杯举起来,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未来。且看秋风吹落叶,静待来年春月花。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华遗产》编辑团队

2024年12月



最后一期纸质《中华遗产》

点击图片,收藏绝版。






遗产官方视频号

CHINESE HERITAGE

让美相遇 让好发生

更多精彩视频

「一带一路」沿线的宝藏县域,你了解多少?

2024-11-25

野猪出没:躺平的高配猛兽,被低估的「二师兄」

2024-12-02

300年前这座万园之园正式扩建,除了火烧圆明园的屈辱史,还有「罪与罚」的日常!

2024-11-21

与「听泉赏宝」撞脸的小怪兽,起源战国,却是一个日本学者命名的!

2024-11-26







中国国家地理
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商务合作:010-6486939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