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大沽北路B地块项目坐落于大沽北路与唐山道交口,毗邻津门津塔、恒隆广场等多个地标性建筑,是大沽北路金融主业布局发展轴上的重要点位。该项目分两期建设,本次审批的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为四栋住宅楼及两栋办公楼。市规划资源局和平分局紧扣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工作要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真抓实干、守正创新、善作善为,充分发挥业务优势,提前介入、积极服务,春节前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赓续历史文脉,统筹论证方案
在编制项目设计方案阶段,和平分局充分考虑城市文脉和形象,延续历史文化肌理,以“保护沿大沽北路沿线建筑界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总基调,注重建筑风格、色彩与周边建筑保持协调,对建筑设计方案开展审查并报市局审议,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搭建沟通平台、明确工作思路、拟定审批时限,力争建筑设计方案可实施、高质量、上水平。
二、提升审批效率,跑出“和平速度”
该项目所在位置特殊、建筑高度特殊、分期设置特殊。针对多种“特殊情形”,和平分局将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与深化方案同步进行,多方联动、广泛协调,在项目设计方案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征求市交管局、和平区民政局、城管委、消防救援支队、小白楼街道等多部门意见,保持畅通沟通渠道,确保项目审批依法合规,同时通过优化公示审查程序,缩短办理周期,为企业在“节前拿证”提供了规划支撑,在企业提交申请书后五个工作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切实跑出“和平速度”。
三、聚焦新政要求 ,践行“人民城市”
和平区辖区面积小,区内居民出行主要以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为主。2024年10月为严格落实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建居住项目配建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平分局以该项目作为“试点”,综合考虑居民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设计方案及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通知要求,为该项目设置充电非机动车停车位300余个,大大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下一步,和平分局将在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审批效率、提供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在传承历史文化、优化空间布局、统筹资源配置、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实现更为深度的融合,以高水平规划资源工作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
供稿 | 和平分局
编辑 |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