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以强大的人才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必须以强大的科技支撑力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面对空前激烈的科技竞争,只有不断抢占科技制高点,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就要求我们紧紧锚定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推动有组织科研,产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硬核支撑。
必须以强大的民生保障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意味着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解决好人民群众关于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发挥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性作用。
必须以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汇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一项协同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将各方主体力量凝聚起来、协同起来,做好现代教育协同机制与政策的设计,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共生互动的能力,共同奏好教育强国事业的“奏鸣曲”。
必须以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显著标志。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辉煌成就,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不仅要处理好“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还要统筹好“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效地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世界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强国科学内涵的阐释,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教育强国新图景,为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从全局和长远出发,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项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时间属于奋进者!让我们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