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围绕整个AI赛道的投资也成为一级市场的焦点。近日科大讯飞宣布设立5亿元人工智能创业基金,加速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而讯飞创投作为科大讯飞产业投资平台,成为主要践行者和瞭望者,用其前瞻性的视角和战略布局,发掘和培育那些能够引领未来的AI创新企业。
讯飞创投董事长 徐景明
讯飞创投董事长徐景明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讯飞创投不仅关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更重视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秉承长期主义的理念,做产业里的“耐心资本”,通过资本的力量赋能被投企业,提供核心技术协同、产业资源支持、管理经验分享,助推被投企业快速成长,希望通过打造生态的方式,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一支AI航母舰队。
“产业+技术+资本”三轮驱动
积极赋能被投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讯飞创投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
徐景明:讯飞创投是秉持“产业+技术+资本”的投资理念,专注于人工智能为主要领域的创投平台。2016年,随着人工智能新一轮浪潮拉开帷幕,作为行业的领军者科大讯飞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因为我之前在上市公司里面也分管投资业务,就开始牵头专注做投资,并从上市公司里面独立出来。最开始我们相对更关注纯硬科技的公司,例如我们在早期投资了寒武纪、优必选、主线科技、国仪量子等一批优秀的独角兽的企业,这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2019年进入了讯飞创投发展的第二阶段,我们看到人工智能不仅是在早期技术方面有了突破,而且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到各个行业,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也做了进一步延伸,从只投早期硬科技进入到AI+,包括人工智能跟各行业的结合。讯飞创投基于科大讯飞产业经验、资源整合能力,围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其在智能汽车、健康医疗、工业控制、机器人等领域的落地,展开赋能型的产业生态投资。
证券时报记者:讯飞创投在整个科大讯飞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徐景明:上市公司是讯飞创投的核心LP,虽然主体上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从业务和技术协同性方面保持步调一致。讯飞创投在科大讯飞整个体系里面的作用,首先是讯飞的产业生态建设者。其次,在新的技术方向、创业方向、创新方向角度,讯飞创投又是一个瞭望者,我们会带着讯飞研究院、讯飞事业部的同事和专家,一起去看项目、考察项目,也会起到很好的双向促进、双向赋能的作用。作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头部企业和基础能力提供商,科大讯飞更希望通过打造生态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成为一个代表中国力量的AI航母舰队。
漏斗模型筛选
聚焦人工智能+优秀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目前重点的投资方向是围绕哪些领域?今年整体投资情况如何?
徐景明:讯飞创投的投资方向持续性和一致性还是非常明显的,讯飞创投的投资方向坚定的围绕在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的相关方向上,总结来看有四个主要方向:第一,人工智能的主赛道,从算力、算法、数据服务,各行业落地应用,各种垂类模型等;第二,人工智能+新硬件:未来会有各种各样的新型硬件的产生,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未必是以前类似手机、PC这样的形态,至于新硬件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还要不断的观察,这里面就有很多机会。第三,人工智能和能源革命的结合,以新能源车为例,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能源革命跟人工智能产生的黄金交叉,这里面会有很多的投资可能性。第四,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的结合。
讯飞创投关注的这几个领域都是非常有前瞻性、革命性的方向,而且所有投资一直以来都围绕这几个主导方向,围绕着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并没有发生过太多的改变。总体来看投资的体量并不大,每年的投资金额是3亿元左右,投资金额从几百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但基本维持投资天使期、成长期的项目,不会投特别后期的项目。
证券时报记者:在几乎所有投资机构都押注AI赛道领域的大背景下,您觉得讯飞创投的核心优势是哪些?
徐景明:讯飞创投的优势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产业链顶端优势;第二,丰富的优质产业资源嫁接;第三,产业和投资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做投资如果用模型来类比就是一个漏斗模型,一个机构有没有优质的项目源,有没有很好的筛选和赋能机制,到最后的退出有没有相关的资源能够顺利实现,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基于科大讯飞的产业平台和在产业生态中的位置,跟人工智能相关的顶级科技创新机构、团队基本都会和我们进行互动,这就是讯飞创投的“漏斗”,从入口端就提供了优质的项目流量。再利用专业的团队鉴别力,判断出哪些项目是合适的、可以和我们有协同效应的,通过向被投企业提供核心技术协同、产业资源支持、管理经验分享,助推被投企业的快速成长与价值增值。
坚持长期主义
做产业里的“耐心资本”
证券时报记者:一级市场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于讯飞创投这样的产业资本而言,是契机还是挑战?
徐景明:一级市场需要一个洗牌的过程,但最终是要回归到投资的本质:做投资是长期的事情而不是投机;投资的本质,是要看方向、看团队,看其是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能够跟时代同频共振的企业;对于企业而言,要回归创业的本质,必须实实在在通过技术产品、创新力去服务客户,去创造真正的价值,不能去讲故事。
由于处在一个洗牌的过程中,所以对一级市场的机构而言都不容易,但是现在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风险投资(CVC)机构来说相对更友好,因为资本以外的价值会更加明显。
比如对于硬科技的创业企业而言,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产品验证过程,从实验室到小试、中试、再到规模化生产,面向的客户往往都要经过to B的企业级应用去进行磨合,不断打磨自己的产品再走向成熟、复制和推广,整个过程中对于产业资源的需求是非常需要的,而产业资本可以给企业提供数据验证、示范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场景。从而实现在技术协同、产品协同、市场拓展等全链条的产业赋能。
证券时报记者:您如何看待AI投资领域未来的趋势?
徐景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当前还处于技术创新持续突破到应用落地成效初显的早期阶段。也正因此才可能有这个时代独特的机会,比如,新的载体、新的平台、新的商业模式,而目前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可以确定的有两点:第一,整个社会的智能化趋势在快速推进;第二,国家实现科技自主、科技自强的迫切需要,且这两个方面都是长周期的趋势。
在这种大背景下,AI投资必须要有一个坚定的、长期主义的心态,要扎扎实实的把这件事情做起来,而不是用下赌注的方式。只有真正秉持长期主义的理念、做“耐心资本”才能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来说,中国的创新能力、产业应用落地,尤其AI技术应用落地的土壤来说,我们都是非常有信心的,并且也看好未来这些AI创新企业的发展。我们期待能助力更多优秀的AI科技创业者走向成功。
责编:王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