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成语故事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邯郸成语的魅力,一起感受中华文化。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里,邯郸一座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有邯郸历史文化所派生的成语典故就有1500多条,这里被称为“成语典故之都”。战国时期邯郸是赵国的都城,“负荆请罪”的故事就与此有关。
相传回车巷就是蔺相如回车避让廉颇的地方。
战国时期秦国非常强大,常常欺负弱小的赵国,赵国有一位大臣叫蔺相如,他聪慧过人,能言善辩,赵王十分信任他,并拜他为上卿,地位在赵国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是赵国的名大将,凭的是征战沙场,奋勇杀敌。他对蔺相如地位在自己之上很不服气。于是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他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我俩都是上卿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等哪天我见到他一定要好好的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便处处让着廉颇,每逢上朝蔺相如也总是称病不去以便回避。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外出,他在车上远远的看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于是就叫车夫把车子赶到一旁的小巷子里去回避。蔺相如手下的人见到这种情况都认为他太软弱了。蔺相如对他们解释到:“你们觉得秦王和廉将军比哪个更厉害”,门客们答道:“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天下诸侯都怕秦王而我却不怕,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会害怕廉将军呢?”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攻打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俩人在,如果我们两人相斗,势必势必有一个会收到伤害。我是因为顾及到国家的安危才把个人恩怨放到一边。
门客们听了这话才明白,他们都对蔺相如的气量感到十分佩服。有人将这话告诉了廉颇,他听了也感到十分惭愧,于是他决定向蔺相如请罪,于是他脱下战袍,披着荆条,跪在蔺相如家门口请他责罚。蔺相如见他如此真诚便将他扶起来,解下他身上的荆条请他坐下,两人交谈甚欢。
从此之后他们尽弃前嫌,还成了生死之交,共同辅佐赵王。这个故事被后人用作一个成语来使用就是“负荆请罪”。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的气量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供稿|二2班
编辑|林晶晶
审核|耿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