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技术崛起撼动美国制药业领导地位?

学术   2025-02-01 07:30   黑龙江  


自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一些西方国家基于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开始了最早的“中国威胁论”宣扬。冷战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军事的日益强盛,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也随之泛滥。类似军事威胁论、粮食威胁论、经济威胁论,五花八门,愈演愈烈。

在国际关系中,威胁是客观存在的。根据百度百科相关表述,在相互怀有敌意的国家之间,只要一方有一定的力量及意图,就会对另一方产生威胁。因此,“xx威胁论”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常态现象。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1日,行业知名媒体Endpoints News发表了一篇名为《China's biotech boom is threatening US drugmakers' dominance》的文章,通过德琪医药与Pheast Therapeutics在同一靶点竞速的故事为切入点,旨在论证中国药企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再提中国威胁。

文中指出,根据Pharmaprojects和Citeline的数据,去年在中国有6280种药物处于研发阶段,比十年前增加了1200%,约为美国总数的三分之二。

文中作者将中国生物医药的快速崛起,归因于2015年我国发布的一项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的首个行动纲领,该计划共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领域,力争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2015年,我国工业GDP占比快速下滑,房地产、金融大行其道,国家经济处在“空心化”的危险边缘。随着生物医药产业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发展方向,优化药品审评审批流程、设立创新药优先审评通道等战略举措相继出台。也在这一年,毕井泉上台大刀阔斧整顿临床数据造假问题,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得以破后而立,迎来了野蛮生长的黄金十年。

恰逢肿瘤免疫学的兴起,美国生物医药产业也在此期间,依托于先发优势与标准制定的主导权,逐渐将雪球滚大。礼来、强生、辉瑞、默沙东等美国大药企均在不同疾病领域建立起专利堡垒,尽数跻身千亿美元市值俱乐部。

两两相比,如果说中国创新药是当今世界崛起最快的新贵,那美国创新药就是具有强话语权和研发实力的老钱。两两并存,并非不可能,但要老调重弹,以“中国威胁”作为遏制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行为,并不可取。

在刚刚结束的第43届JPM大会上,“为什么要与中国药企合作”成为热议命题之一。吉利德的首席执行官Andrew Dickinson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相较于欧美的一些药企,中国药企给出的早期临床数据,可以更早的观察到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日前,药时代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并将地缘政治问题定义为“敏感且具有影响力的”,特别是在美国大选前后这段时间。

在特朗普的上任演讲中,第二次宣布退出世卫组织。曾在拜登政府任职的卫生专家Ashish Jha对CNN表示,特朗普的决定是一个“战略错误”,“世卫组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美国的退出将造成一个政治真空,只有一个国家可以填补真空,那就是中国。”Ashish Jha认为,特朗普政府希望遏制中国,但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将反过来增强中国的影响力。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威胁论”成了某些国家国内政治中的惯用工具,成了国际社会中的一种权利话语现象。

目前看来,相较于拜登政府,特朗普政府更热衷于优先解决非法移民、美国制造业回流等问题,对生物医药产业以及医保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当然,这或许也与美国新右翼的成员组成有关,这里不过多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在上任演讲中还声称,考虑在2月1日对中国征加10%的关税。2018年,特朗普政府就对从中国进口的货物征收高额关税,但包括生物制药在内的医药产品没未被列入征税清单。美国医药行业代表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活性药物原料生产国,许多化药原材料仅中国生产,无法在美国或中国以外的市场找到供应商。

此次,如果重蹈覆辙并将药品纳入覆盖范围。将会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不小冲击,不仅仅是原料药,密集的出海活动也可能遭受打击。

小结

2025年1月14日,Nature发布了一篇名为《如何在中美关系恶化的情况下维持科学合作》的论文,文中提出分裂并非必定结果,两国关系遇冷并不代表双方无法进行科学合作。并提倡两国专家应设立能超越政治敏感的“科研合作安全区”,双方利益一体,互通有无。这是科学的乌托邦,也是无数从业者与患者所需要的,科学无国界。

回归主题,在讨论中美之间药企的竞争时,应当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而非对抗。两国各有优势,例如临床资源的合理分配,像胃癌、喉癌这类具有强地缘属性的疾病资源;技术与应用的结合,一位国内Biotech创始人表示,中国更加擅长工程问题,即在已经验证的靶点上加以改进做下一代疗法,而非一味地散播焦虑。

参考资料:

1.China's biotech boom is threatening US drugmakers' dominance

2.How to sustai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mid worsening US–China relations

3.其他公开资料


药渡媒体商务合作
媒体公关 | 新闻&会议发稿
张经理:18600036371(微信同号)

点击下方“药渡“,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


“药渡”公众号所转载该篇文章来源于其他公众号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规则又双叒叕改啦,如果您不点个“在看”或者没设为"星标",我们可能就消散在茫茫文海之中~点这里,千万不要错过药渡的最新消息哦!👇👇👇

药渡
药渡以自有药物大数据为依托,对上市及临床在研药物、药物研究进展和重要药物市场商业动态作出信息整合分析,传递药物创新一手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