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种植 建立帮扶车间 康湾新村:打出群众增收致富“组合拳”

文摘   2024-11-04 08:03   宁夏  

近日,记者在中宁县喊叫水乡康湾新村枸杞示范田里看到,自治区政协办公厅派驻康湾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李夏林和康湾新村党支部书记康小平正在察看新植枸杞苗长势,一同探讨来年新植枸杞种植规划。
“康湾新村是自治区‘十一五’移民村,自留土地少,在原有模式下依靠农业增收很难,周边企业也少,通过就近务工实现‘小富变大富’更难。”李夏林说,经过驻村工作队的前期调研,对村情民情进行全面“体检”后发现,要想帮助群众变“一时富”为“一直富”,必须在本村打出一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组合拳”。
枸杞是康湾新村的传统产业。驻村工作队积极与自治区农科院对接,由自治区农科院投入资金38万元,在联农带农企业丰兴源枸杞种植基地实施“枸杞高效种植技术”示范田建设15亩,丰富了枸杞产品的多样性,助力全村枸杞产业实现提质增效。
“我们举办枸杞高效种植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种植能手30人次以上。示范引进枸杞新品种3个,建立枸杞高效种植示范园1个,培养本村技术骨干5名。今年,新植枸杞苗成活率98%以上,‘枸杞高效种植技术’示范田带动生态移民就业600余人次,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提起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李夏林说:“特色产业多点开花,才能多元发展助力村民共致富。”
在打好枸杞种植“第一拳”的同时,驻村工作队通过帮扶车间吸纳本村家庭困难劳动力就业,让群众在家门口端上“饭碗”,实现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打出了帮扶车间“第二拳”。
“去年下半年,帮扶车间交工后,我们认真谋划,结合村里留守妇女较多的情况,计划将其作为衣服加工车间。”康小平说,为了让村里的“小车间”发挥出“大作用”,村“两委”委托李夏林寻找设备和订单。
“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信任。产业振兴落脚点是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李夏林说,接到任务后,他与宁夏服装服饰业商会积极对接,在甘肃省武威市一家服装加工厂购买了一批加工设备,并争取到服装加工订单。目前,有20余名妇女在这里实现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
“今年春天,我们打出了充分利用闲置庭院大棚发展菌菇种植‘第三拳’,积极争取资金增建菌菇庭院大棚17座,邀请自治区菌菇种植大户指导种植羊肚菌,邀请自治区农科院专家到村里进行羊肚菌种植授课,为村民想富能富续写了新希望。”李夏林说,自治区政协深入开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和真心实意帮发展、帮解难、帮共建的“三下三帮”项目党建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指导驻村工作队有效建立“村党支部+企业”到户指导种植、“党支部+科研院所+企业”带动就业、“党支部+行业协会+帮扶车间”协助就业的整体发展格局,通过升级产业链、拓展就业链,使村民人不离村、就近就便实现了就业增收的梦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调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李夏林说。

▌作者:全媒体记者 谭勋泽 梁旭强 见习记者 徐峥

编辑:李博颖

▌审核:范振清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创刊于2005年4月28日,以“高端、公信、亲民”为办报宗旨,以“强化新闻意识,凸现读者观念,彰显时代特征”为办报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