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飞掠水星的3张最佳图像

百科   科学   2025-01-13 22:51   福建  

2025年1月8日,欧洲航天局(ESA)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联合开展的贝皮科伦布号(BepiColombo)任务成功完成了第六次水星近距离飞掠。

这次飞掠也是该任务为进入水星轨道(预计于2026年底完成)所需的最后一次重力辅助机动。

以下是此次飞掠水星的3张最佳图像。

图像一

飞掠水星的阴暗面时,贝皮科伦布号的M-CAM 1监视相机首次近距离捕捉到了水星表面的细节。在“晨昏线”(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附近,探测器拍摄到了水星北极区域的永恒阴影陨坑。

这些陨坑的边缘——包括普罗科菲耶夫(Prokofiev)、康定斯基(Kandinsky)、托尔金(Tolkien)和戈迪默(Gordimer)陨坑——由于地形遮挡,内部长期处于阴影之中。

这些区域是太阳系中最寒冷的地方之一,尽管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科学家推测,这些阴影陨坑可能藏有冻结的水冰。确认这些区域是否真的含有冰,是贝皮科伦布号未来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

图像二

在水星北极左侧,影像展示了北方平原(Borealis Planitia)的广袤区域。这里是水星上最大的“平滑平原”,大约在37亿年前,大量喷发的流动性熔岩填充了现存的陨坑,例如亨利(Henri)和利斯梅尔(Lismer)陨坑。

这些熔岩在冷却固化后,伴随着水星内部逐渐冷却和收缩,地表形成了皱褶结构。这些地质特征为研究水星的内部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像三

尽管水星表面总体较暗,但较年轻的地貌特征通常更为明亮。贝皮科伦布号拍摄的另一幅影像突出了年轻地貌的明亮特征:

  • 纳赛尔光斑(Nathair Facula):这是水星上最大规模火山爆发的遗迹,其核心是一座约40公里宽的火山口,周围直径超过300公里的区域被火山喷发物覆盖。
  • 丰特因陨坑(Fonteyn Crater):这个仅有约3亿年历史的陨坑,通过其辐射状的明亮抛射物显示了其年轻的地质状态。

这些明亮区域代表了火山活动和陨石撞击为水星表面带来的新物质。通过研究这些区域,科学家将深入了解水星的组成及其形成历史。

贝皮科伦布号的未来

此次飞掠标志着贝皮科伦布号的监视相机M-CAMs的最后一次近距离观测。

在2026年底进入水星轨道后,该任务的两颗科学轨道器——欧洲的水星行星轨道器(MPO)日本的水星磁层轨道器(Mio)将分离,开始为期一年的科学探测任务,可能延长至两年。

贝皮科伦布号是欧洲首个水星探测任务。通过其六次成功的飞掠和未来的轨道探测,科学家期待解开水星的诸多未解之谜。

  • 来源:https://www.esa.int/Science_Exploration/Space_Science/BepiColombo/Top_three_images_from_BepiColombo_s_sixth_Mercury_flyby

用天文通查天象!

天文通已上架各应用商店:天文通APP 2.0,上架!

作者:天文通  / 神秘的老A(查询更多)

👇分享、点赞、在看,这次一定给个三连吧!

天文通
有天象,看天文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