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前就是个端盘子的,现在凭什么年薪750多万?”她16岁辍学去餐厅打工帮哥哥还债,后来竟成为海底捞的“掌门人”,身价上亿!她到底做对了什么?
杨利娟出生于一九七八年,是家中最年长的一位,虽然家境贫寒,但她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以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为人生信条。
杨利娟的两个哥哥从小就不喜欢学习,也不喜欢学习,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工作。
最后,他们上当受骗,事业赔了个精光,负债累累。
家庭的经济状况顿时一落千丈,必须要出去打工来支撑家庭。可是,就算是勤快的人,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还清的。
十六岁那年,她就辍学出去打工了。不过,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免得连累了家人。
杨利娟辞去了学习,到四川简阳市去打工。杨利娟自知自己没学历,也没家世,所以只能从事最艰苦最基础的工作。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进取心,杨利娟终于在一家餐厅当起了服务员。
幸好,她有一位好老板,老板肯定了她的辛苦,给她涨工资,还给了她灵感。
杨利娟一直谨记上级的教导,并立志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像他那样令人尊敬的好老板。
直到有一家名叫"海底捞"的火锅店老板,无意中看上了这位肯吃苦、肯学习的小姑娘,便主动伸出了自己的手。
而且,老板还许诺,在这里工作,不但工资高,而且还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这次,他们又抛出了一个更加诱人的条件。
但杨利娟却坚定地拒绝了,她不能忘记现任领导对她的恩惠,必须完成好手中的工作。
杨利娟不愿再去海鲜餐厅吃饭,而她以前所在的小饭馆也由于种种原因倒闭,杨利娟再次面临失业的尴尬境地。
她想起了自己在海底捞工作时,被老板邀请过来的情景。海底捞的老总就是看上了她这份执着,这份魄力,才让她加入了自己的工作室。
杨利娟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感觉到了这里的与众不同。公司的经营哲学非常先进,以员工为本,以顾客满意为首要目标。
杨利娟,十五岁的农村姑娘,离家出走,对她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巨大冲击。
一开始,她还没有完全理解和贯彻她的上司为她精心准备的服务。但是,她并没有因为这些新鲜的东西而气馁,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
上级反复叮嘱杨利娟要多看书,从各方面提高自己。
杨利娟渐渐爱上了读书,每天工作之余,她就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籍,拼命地想要把这些知识补回来。
得知员工们都很努力,张勇更加重视杨利娟。
结果,在张勇的帮助下,这位年轻的女员工,成为了海底捞的老总。
当杨利娟20岁的时候,她的肩膀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过,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将自己的一身所学,全部施展出来。
一年后,海底捞将其业务拓展至西安,再次,张勇毫不犹豫地任命杨利娟为首席执行官。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张勇很清楚,只有充分利用好人才,公司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眼前的这个女孩,便是如此。
西安等地的餐饮连锁店已在本地扎下了根,而“海底捞”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张勇意识到,企业已逐步步入全国性的连锁发展阶段,急需一位能够统筹全局、统筹全局的领导人才。他自然而然地把目光移到了杨利娟身上。
杨利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农村姑娘,一步步成为海鲜专卖店的前台,只用了短短十多年的时间。
2012年,她正式接手了公司所有的运营,掌管着数百家门店。
同年,海底捞也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杨利娟是“四大创始人”之一,她持有部分股份,并且是食品行业的名人。
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海底捞的营收大幅下滑,这让公司高层感到了一股危机感。
杨利娟她立即发起了“啄木鸟计划”,以维持整个公司的生存,并关闭几家亏损的店铺。
据统计,将有超过300个商店的"木钉子"被拔除。一家垮了,那可就亏了几千万了。
但杨利娟却丝毫不怜香惜玉,就算别人有求于她,她也照做了。
由杨利娟领导的“啄木鸟项目”使海底打捞公司摆脱了不利局面。随着企业的经营情况逐年好转,投资者的信心也最终得到了恢复。
在他的职业生涯重回正轨后,张勇决定将公司所有的权力下放给杨利娟,任命她为海底捞首席执行官。按当时股价计算,杨利娟所持股份价值30亿元。
这是杨利娟27年来最大的肯定和奖赏。
她是一个农村姑娘,只读中学,16岁就辍学打工,凭着自己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一步步爬到中国饭店的最高层,并实现一次又一次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