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是农村朋友一辈子,或者是举几代人积累建造的生活、生产居所,是绝对的重资产,也是最为重要的农村资源。但随着年轻一代外出打工、升学、参军等各种方式的移居城市,这些资源被闲置。利用这些闲置的农村资源做民宿开发,让沉淀的资产产生效益,是庭院经济发展的一条很好的路子。
但这条路子并不好走。一方面,单打独斗的运营难以为继,必须在区域内形成一种“气候”,能够相对集中成为一种“社区”,才能降低很多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成本,这只是其一;为什么很多地方政府出钱打造的整村改造项目门可罗雀?重要的还在于运营。运营既要体现市场化的原则,不能政府投钱改造,生怕这钱“飞”了,舍不得放手,硬作为“国资”,交给守着“事业单位”饭碗的文旅公司,按照星级酒店的管理模式运行,肯定不行。
农房改造民宿,自开初就存在着的所有权、经营权说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很困难,现有的农房要进入市场经营,必须有人出钱来改造。谁出这个钱,谁来组织运营,利益怎么区分,谁来做维护,原住户怎么与消费者共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中处处都是问题。今天将《湖北日报》农村版报道的湖北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农房改造和运营模式转发出来,看看有没有借鉴之处。如果有已经改造投入运营,或者有整村改造规划以及有闲置农房,且有改造作为民宿经营设想的朋友,欢迎结合案例发表个人的意见,同时加协会的工作微信xhgzwx1(注明“民宿改造”),我们将于9月中旬,与协会“田园养老社区”平台联合举办一次专题的座谈。欢迎朋友们献言献策。7月2日一大早,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村道旁,一座两层小楼漂亮整洁,门口挂着两盏写有“乡宿”的大红灯笼。二楼房间里,王绪江夫妻俩忙着打扫清洁、更换寝具,不多时就将二楼房间拾掇得干干净净。“暑假的生意比往常更好了,房间供不应求。”王绪江说。王绪江是沙沟村村民,原本在外务工的他,眼见村里越建越漂亮,决定和妻子回村,将自家的两间闲置房入股给村里发展乡宿。“从运营到现在,已经赚了4万多了。”在沙沟村,像王绪江一样,拿闲置房发展乡宿的群众还有不少。转变源自2021年。沙沟村自然风光优美,颇具特色的“农耕文旅·田园沙沟”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前来体验田园生活,但客房不足成了问题。“村里户籍人口2100余人,常住人口只有1500余人,家家都是两三层,闲置房比较多,能不能拿来做民宿?”院落会上,提议一出,就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沙沟村决定发展“一宅两门”农道乡宿新模式。村“两委”会同设计团队召开院落会70余场,听取群众意见,确定农道乡宿改造方案,将农户居住房间与游客居住空间进行分割,开设两个大门,既保留主客双方隐私,也让游客充分享受乡村生活。制定方案后,驻村干部逐户上门调研、沟通,尊重村民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因户制宜制定改造清单。农户就地取材,利用旧瓦、青砖、石磨等带有乡土元素的物件,突出乡村风味。并成立村集体投资公司专门负责乡宿运营。农道乡宿与农耕文旅相互促进。截至目前,沙沟村已经发展了20多家农道乡宿,在美团、途家等10多家旅行APP上线营业。累计接待游客达1.7万人次,户均增收超过1.4万元。“村‘两委’将带领村民,把沙沟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空气变人气、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村支书卢从信展望道。——结伴乡村,抱团田园。私家菜园订制、农房租赁,加微信xhgzwx1,成为开放型、移动式、自助化“田园养老社区”的社区会员,实现共同的心愿。
免责声明:
部分图文、视频来源于互联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我们对文章的观点保持中立;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点击“田园养老社区”关注本号。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