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必先固本强基;改革前行,更需制度创新引领。绍兴公安的改革新篇,正以全局视野徐徐展开。
跨年夜,柯桥区柯桥古镇景区内,众多游客在融光广场欣赏岁末音乐狂欢。在等待跨年倒计时过程中,一则孩子走失的警情发生后,警力位置精确到“米”,响应时间控制到“秒”,孩子很快被找到。
这得益于绍兴公安“情指行”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的精准高效。绍兴公安着眼全局,积极构建大基础、大预防、大合成等在内的“十大体系”,推动公安工作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其中,“大合成”“大预防”成为关键词,共同构成了具有绍兴特色的现代警务新体系,为支撑行动打击、基层基础和服务社会等警种职能强劲赋能。
在绍兴市公安局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的巨型LED屏幕上,绍兴全市治安实时数据跃动。这里是城市的“智慧大脑”,是应急响应的“秒级中枢”。智慧平台将接警信息与巡逻民警紧密相连,依托数据汇聚和智能分析,一张守护平安的树状网悄然织就。
今年以来,绍兴公安更是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深植于心,创新实施全域犯罪预防改革,构建起“多元共防、数字智防、全民心防”的犯罪预防安全共享体系。从缔结共享联盟到打造宣教阵地,从编织立体网络到搭建数智系统,绍兴公安以“专业+机制+大数据”为方向,系统性推进重点举措,让安全共享理念、公共安全意识厚植生根。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实战质效稳步提升。2024年,绍兴全市刑事立案、电诈发案、交通亡人事故、黄赌警情数均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高位。这背后,是绍兴公安以全局视角谋划改革,以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智慧创新”已成为推动公安工作跨越发展最澎湃的动力。
绍兴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正迎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入。绍兴公安顺势而为,积极运用大数据思维,推动公安工作方式、效率、质量全面变革,构建起快速、高效、灵活的城市智慧警务模式。
近年来,绍兴公安坚持向大数据、互联网要战斗力,强力推进多个技术攻坚和实战型综合模型研发,全量汇聚统筹警种业务信息,提升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全方位赋能警务实战、协同共治。
不止于此,绍兴公安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深化“智安小区”“智安单位”“智安乡镇(街道)”建设,全市建成智安小区2051个、智安校园904个,以科技的力量守护万家灯火。
“无事不扰、无处不在”,嵊州市公安局在“互联网+监管”上先行探索突破,创建“云安企”远程监管平台,引入AI视频图像识别等技术,搭建12种重点场景算法,为企业自动预警提示各类内部风险,让企业无感监管成为现实。
诸暨市公安局和马剑镇联合打造五泄(马剑)生态警务联勤站,创建区域“生态码”,实时发布“生态动态指数”、天气、负氧离子含量等信息。群众不仅可以查询当地实时生态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问题,还能一键报警,深度体验智慧警务与生态保护的紧密结合。
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展望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绍兴公安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创新的举措,奏响改革更强音,共绘浙江公安现代化先行新篇章。
记 者 || 曹丹晨
通讯员 || 周杨洁 杨迪
编 辑 || 李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