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春节,已是人类的文化瑰宝。这是文化传承与世界认同共同开启的新篇章。
春节,是包裹团圆的饺子,是照耀盛世的灯笼,是勇往直前的精神,更是亿万中国人的乡愁和最温暖的情感记忆。
“蛇”我其谁!团圆中国年,奋斗时代路。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栏目,以“他们的春节”为主题,派出各路记者走进乡村田野、城市社区、春运现场、基层所队,以镜头、以笔头、以脚步、以真情,在行进中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捕捉鲜活人物的温情瞬间,分享颇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寻找一地一域的幸福密码,讲述热气腾腾的春节守护故事。
越城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依旧“热火朝天”。走近公安窗口,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忙碌的工作人员:有人在接听电话,耐心解答群众的问题;有人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快速处理各项业务;还有的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仔细核对信息,确保每一项业务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
“每逢特殊时间点,尤其春节前、高考前,来办证的人就会特别多。再加上从今年起,即将迎来二代居民身份证期满换证的高峰,我们的办证业务就会格外繁忙。”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副主任朱姗姗介绍。
“来浙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越城区公安分局联合绍兴市摄影家协会推出的一项便民服务举措——市民可以前往公安认证的照相馆拍摄身份证照片,并由照相馆直接上传照片至公安系统审核。这项举措既缓解了公安窗口的办证压力,更满足了市民对身份证照片美观度的需求。
小梁,一名在西安读大三的绍兴籍学生,就是这项服务举措的受益者之一。1月中旬,小梁趁着寒假回家的机会,打算更换即将过期的身份证。然而,他脸上的青春痘却让他对拍照有些担忧。“前几天的中午,我看见有个男生在‘来浙拍’宣传栏前徘徊,就过去询问情况。了解他的顾虑后,我向他介绍了这项服务。”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副主任蒋成梁说,“在不美化照片、人脸生物特征没有被修改的情况下,照相馆可以提供更专业、更个性化的服务。”于是,小梁走进了一家公安认证的照相馆,得到了一张令他十分满意的身份证照片。
在公安窗口,这样的温情服务每天都在上演。许丹是越城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一名窗口工作人员。她清晰地记得去年除夕的中午接到的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位女士焦急的声音。原来,这位金大姐因为工作把户籍迁来了绍兴,但老家在重庆的她下午要赶飞机回家过年,却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丢失了。
接到求助后,许丹迅速开辟“绿色通道”,一边不断安慰焦急不安的金大姐,一边熟练地操作电脑,为其办理临时身份证明。当金大姐拿到证明,握住许丹的手表达感激之情时,许丹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虽小,但能为别人的团圆之路扫清障碍,这让她倍感幸福与满足。
出生落户的欣喜、死亡注销的悲伤、结婚迁入的甜蜜、高考迁出的希冀……公安户籍窗口,连接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喜忧。
在公安窗口工作的这些年里,工作人员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群众和紧急情况。他们有的因为工作繁忙无法亲自到场办理手续;有的因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需要提供上门服务;还有的因为突发事件急需身份证明……然而,无论面对何种情况,公安户籍窗口的工作人员们总是耐心细致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
“不要着急,过来的路上千万注意安全!”
“慢慢来,我迟点下班没关系,我等着你。”
……
这些话,每一位公安窗口的工作人员都说过无数遍。而这份话语,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岗位的最好见证。
“马上又到除夕,大家年夜饭都有什么打算?”休息间隙,越城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慧芳问大家。
在绍兴传统的习俗里,吃年夜饭称作“分岁”,又称“辞岁”,寓意辞旧迎新。首先要给祖宗分岁,就是祭祖。祭祖是年夜饭前的重头戏,过程庄重而缓慢,酒食丰富,酒要三斟,最后还要在桌帷前焚烧纸钱,以此表达对祖宗的敬意与怀念。
接着就是吃年夜饭,这是一年中所备饭菜最为丰盛的一餐。菜肴不得少于10碗,且务必成双,取“十全福寿”之意。菜式一般很有讲究,如鱼是必不可少的,取意“年年有余”;咸菜、黄豆芽、千张等蔬菜烧的“八宝菜”,味道丰富;年糕,年年高升;包含鱼圆、肉圆、河虾、猪肚、山笋的“绍三鲜”,鲜美无比……
“老绍兴‘十碗头’总要的咯。”对于杨慧芳的提问,另一名工作人员安璐答了一句。
“啊,‘八宝菜’也是要的。”
在一片暖融融的氛围中,聊着聊着,年也就近了……
记 者 || 曹丹晨
通讯员 || 魏思思
编 辑 || 李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