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春节,已是人类的文化瑰宝。这是文化传承与世界认同共同开启的新篇章。
春节,是包裹团圆的饺子,是照耀盛世的灯笼,是勇往直前的精神,更是亿万中国人的乡愁和最温暖的情感记忆。
“蛇”我其谁!团圆中国年,奋斗时代路。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栏目,以“他们的春节”为主题,派出各路记者走进乡村田野、城市社区、春运现场、基层所队,以镜头、以笔头、以脚步、以真情,在行进中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捕捉鲜活人物的温情瞬间,分享颇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寻找一地一域的幸福密码,讲述热气腾腾的春节守护故事。
章波阳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萧山人,萧山的农村,每到过年都有搡(打)年糕的习惯,寓意着“年年高升”。制作年糕需要九道工序,分别是浸米、磨粉、压榨、沥水、搓粉、上蒸、蹭捣、做糕、晾干。搡年糕,必须两个人操作,一人搡,一人手浸冷水,快速地翻热米团。等到米团变得发黏,就迅速分成一颗颗粉团,用印糕板印做成一块块年糕。
全媒体记者 || 郑莲花
通讯员 || 项韦莉 张萧
图片 || 萧山公安
编辑 || 郭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