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思想史与艺术史青年学者论坛 | 会议纪要

教育   2024-10-23 21:30   湖南  















10月19日至20日,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思想史与艺术史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国书院博物馆二楼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科技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20位学者参会,围绕中国思想史与艺术史的跨学科研究这一主题展开个案陈述、综合评议和热烈讨论。

















开幕式



开幕式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余露副院长代表主办方致辞。余露提到,岳麓书院以思想史研究为学科基础和主干。此次会议主题结合了思想史和艺术史,这让他想到陈寅恪和吴宓关于“中国之哲学、美术,远不如希腊,不特科学为逊泰西也……然若冀中国人以学问、美术等之造诣胜人,则决难必也”的对话,以此与大家共勉,希望通过大家的智慧碰撞,在思想史与学术史的交叉融合方面取得更多成果。


复旦大学邓菲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主任谢一峰副教授作缘起说明。


邓菲提及,早在数年之前,她与四川大学王煜教授、湖南大学谢一峰副教授交流,已有关于举办图像史与思想史会议的初步设想,并对会议最终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落地表示衷心感谢。


谢一峰谈到,当下的思想史和艺术史本身都在经历着学术的蜕变和转身。近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材料和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精英思想家和经典著作,展现出更为丰富的面向和多元的旨趣。与此同时,艺术史亦随着出土材料的不断涌现、研究范式的逐渐转变与关注重心的消长变化,超越了聚焦经典作品和经典艺术家的传统范式,更多体现出与视觉文化、物质文化、政治权力、知识生产、传播渠道等的结合。然而,在思想史和艺术史的学科融合和整合研究层面,目前学术界尤其是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仍有待建立和发展,学科间的壁垒依旧存在。因此,有必要推动思想史和艺术史较深层次的对话,让思想史研究领域、考古学研究领域和艺术史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有更多的交流,特别是方法上的交会和凝聚,以推动学科新发展,建立新的学术共同体。



主题讨论



本次会议分为“信仰与空间”“移动与流变”“认知与观念”“生死与永恒”四场讨论


第一场讨论的主题为“信仰与空间”,由湖南大学谢一峰副教授主持和评议。


四川大学庞政副研究员作《蓬莱仙山与死后想象:以马王堆帛画为中心》的报告,分析秦汉时期蓬莱信仰内容的流变,针对马王堆帛画中的蓬莱仙山形象,总结当时人的宇宙观念和死后想象,审视文献与文物的多样表达。


武汉大学吕博教授作《〈弥勒下生经〉与武周洛阳城》的报告,指出武则天尊号变化的同时,伴随着改造都城景观的活动。武周时期皇帝号第一次出现了佛教内容,是一次政治文化的巨大变革,蕴含着不同于传统中国的天下观。复原当时的空间场景,有利于我们理解武周王朝的性质。


湖南大学谢一峰副教授作《四洲与七宝:法界人中像中具象世界的抽象表达与抽象法界的具象载体》的报告,讨论法界人中像对四大部洲和七宝的呈现,通过分析其图像特征与传播谱系,论证四大部洲所体现的抽象的图像表达形式,和七宝所承载的具象宇宙观。


上海科技大学方圆老师作《日本摹写永明延寿〈十二面二十四应现观音像〉考补——兼论五台山对吴越国佛教的影响》的报告,通过对日本摹写吴越国时期《十二面二十四应现观音像》的图像分析,结合诸多图像和文献材料,探讨了十二面观音的来源,及其与唐代以来流行之十一面观音的关系。


第二场讨论主题为“移动与流变”,由武汉大学吕博教授主持和评议。


山东大学武绍卫副教授作《敦煌本〈白泽精怪图〉年代考》的报告,在佐佐木聪、游自勇、余欣的既往研究基础上,通过考察《白泽精怪图》中的建筑和服饰样式,解读题记中所体现的政治与宗教政策,对《白泽精怪图》的年代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推断。


湖南大学张科副教授作《论浦城吕处坞王氏家族墓的墓主来源——兼谈浙江移民入闽问题》的报告,通过分析浦城吕处坞王氏家族墓的墓葬形式、随葬品,年代、地缘位置,归纳王氏家族墓的文化面貌,认为王氏家族并非直接来自于中原,而是另有来源。


广州美术学院庄程恒副教授作《从邈真到写真:唐宋士人肖像观念的转型》的报告,追溯中古以来的肖像禁忌,讨论唐代以后人物肖像普遍兴起,并逐渐融入士人礼俗生活的过程。


中央美术学院胡译文副教授作《奇峭之笔——从新出土唐墓山水画看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风格及相关问题》的报告,从苏孝斌夫妇墓线刻山水画出发,结合同时代考古出土山水画、敦煌山水壁画和正仓院绘画等材,指出唐代流行的奇峭山水画风,并其早期渊源、与佛画堕崖图像间的互动、山水画南北分野等问题提出新看法,并在此基础上,重读曾被学界热议的《溪岸图》。


第三场讨论主题为“认知与观念”,由复旦大学邓菲教授主持和评议。


湖南大学于月副教授作《伊朗细密画中的政治表达——以〈史集〉蒙古大汗即位图像为中心》的报告,分析《史集》中的蒙古大汗即位图像,指出波斯细密画是视觉呈现与政治表达的桥梁,写实主义与虚构理想主义并存,绘画上吸收了部分中国画的技法。


东南大学贺晏然副教授作《图绘昙阳:晚明闺秀图像的多元呈现》的报告,从图像的角度看明代昙阳子崇拜,对现存昙阳子图像进行整理,分析其画面与图像性质,探讨闺秀画像的叙事能力,以及昙阳子图像如何影响后世文人对明清才女宗教生活的想象。


上海交通大学延雨副教授作《学字与书艺——曲园墨迹与近代汉字革命以降的书法认知变迁》的报告,从俞樾小字隶书的广泛流行和其自身不善楷书的自我定位入手,挖掘外界评价与其本人自述间的差异,讨论书法史研究中的语境流失的问题。


四川大学蔡炯昊老师作《建筑空间与政治文化——1923年紫禁城三大殿改议院的计划与论争》的报告,由清末民初的议会建筑空间与三大殿改议院论争切入,讨论当时背景下政治文化的变迁。


第四场讨论主题为“生死与永恒”,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周金泰副教授和石瑊老师主持和评议。


南开大学齐广老师作《示有表仪:汉代丧葬文的载体与意义》的报告,根据内容的不同,将汉代画像石题记文进行分类,比较画像石题记文与石碑文的不同,分析其文本意涵。


四川大学李倩倩副教授作《此生何以渡彼岸: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清代〈十殿图〉条轴图像初步研究》的报告,对四川大学博物馆藏清代《十殿图》的形制、工笔技法、内容、创作年代、地点与作者等方面进行讨论。


湖南大学向明文副教授作《洛阳地区汉代人首蛇身图像的性别特征》的报告,关注洛阳地区汉代人首蛇身图像的服饰、发饰、面貌等人物形象上的性别差异,尤其是其中所出现的错位现象,提出一些可能的解释向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志远副研究员作《舍利崇拜在汉地的兴起》的线上报告,追溯《灵验记》的流通历史与体例变化,讨论舍利崇拜初传的若干传说,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舍利供养情况,比较汉地与其他非汉地域如犍陀罗的差异。



闭幕式



闭幕式上,谢一峰老师作会议总结。他表示,这是一次坦诚的交流,各位参会老师贡献了各自敏锐的观察,带来了智慧的交锋、学科的碰撞和深层的激荡。


其中,第一场讨论主要分析抽象观念如何视觉化的问题,涉及古代的世界认识与死后观念;第二场讨论包括纵向时间性的变迁轨迹,以及横向空间性的移动与传播,着重于不同的图像体系和功能定位间的变迁;第三场讨论展示了图像与书法的复数呈现与差异审美,揭示出历史的多元可能性;第四场讨论展示了古人在面对死亡的焦虑时的不同应对,以及中国本土和外来文化之神灵和偶像崇拜不同的视觉表达。


最后,邓菲教授和谢一峰老师表达了对今后中国思想史与艺术史青年学者论坛的殷切期许和美好愿景。



杨淑颖 | 文

朱理国、杨淑颖 |  图

岳麓书院
栖神思于岳麓,寄诗情于晚亭。欢迎小伙伴们关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微信公共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