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骂,却把孩子养成仇人!为什么有的父母越爱孩子,伤孩子越深?

教育   育儿   2025-01-09 15:30   陕西  

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所以,如果父母认定你是坏孩子,那你一定是。

如果母亲经常对你说“你真笨”,那你一定很笨。

如果父亲经常对你说“你真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



01

恶言恶语的力量,开口只有伤害


之前知乎上有一个大孩子留言,说:


“如果让我在挨打和挨骂之间做一个选择,我一定会选择挨打。因为挨打过后,伤痕都是看得见的,至少有人看得见。可是责骂会把人逼疯,没有人看到你心里的伤痕,也没有人会在意,和侮辱比起来,身体上的伤痕可太好愈合了。”


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父母,嘴里说出来的话会是这般刺耳。


一开口,总是批评先于肯定,用讽刺代替赞美,用贬低取代鼓励,长了一张伤感情的刀子嘴。




“不想走?那你就自己留这里吧!”

“我说了多少遍,没长耳朵吗?”

“吃完碗不知道收一收,活儿在跟前看不见是吧,整天把你们伺候的眼睛全瞎了”




在同学家里玩得晚了,回来必是一顿责骂和冷眼旁观。


考上大学的时候,爸爸说:读个这三流大学,能学个啥,以后毕业别指望他养我。


考过英语四六级的时候,爸爸说:分数也就是刚刚飘过,尾巴别翘到天上去了。


一个天天骂孩子,怪孩子不努力不上进不乖巧不如别人家孩子聪明的家长,如果孩子做了件值得表扬的事情,会夸孩子吗?


绝对是连一句简单的好听的话都不会说!!!


甚至只会继续挖苦讽刺美其名曰激励他“也不过如此,有什么嘚瑟的”。


但说实话,有的话,说多了,也就变成了真的。


真到什么程度呢?


孩子当真了!


别看他们嘴上和父母顶嘴,心里反抗厌恶着这种感觉,但他们已经慢慢接受了自己就是差劲这个现实,一个父母营造出来的比现实还真的现实。


以后也只会是一个唯唯诺诺、讨好别人、看人眼色、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不好甚至永远不配得到好东西的人!



02

我说这些只是为你好


“因为父母爱你,所以一切可以被原谅。”


就像《少年说》里王紫晔吐槽自己的 “毒舌” 妈妈—— “我觉得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毒。”



有一次,王紫晔的数学只考了50分,自知没考好,她好几天都不敢跟妈妈通电话。


但妈妈依旧不准备放过她。


说到这里,站在台上的王紫晔学着妈妈的语气,还原起了当时的场景:


“哦吼,你真是个人才,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


“你要是再考成这样,就不用来学校了,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王紫晔的表情和语气惹得台下的同学们哈哈大笑。


但她自己却没忍住红了眼圈,原本考试失利已经足够让人沮丧,那妈妈的讽刺和打击则让她感到窒息。


妈妈不希望王紫晔好吗?


当然不是。


台下的妈妈振振有词——“我的出发点是想你好,让你知耻而后勇,努力成为优秀的孩子。”


面对这种打着“为你好”旗号话,让女孩忍无可忍地反驳道——“你所谓的犀利直白,已经对我造成了伤害!”


家长看似随口而出的一句话,不经思考的讽刺贬低、鄙夷不屑的冷言冷语,柔软的舌头,说出来的话却比暴力更伤人。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和父母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的背后,是多少次这样的伤痕累累。


太多的父母都从不检验自己是否合格,却总觉得孩子没有心,可以随意伤害,孩子说自己被伤害就是矫情,就是忘恩负义,就是记仇,这不就是明晃晃的“受害者有罪论”。


本是处于“严加管教”“为你好”的心理,在打击孩子的时候,完全成了自己情绪无法控制的出口。


日久天长,一次次的语言暴力,就成了父母跟孩子之间,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


03

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养不出快乐的孩子


有网友在讨论时称:


父母从小就打击自己,长大后,自己的性格变得十分内向,不敢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朋友圈很小,对外人沟通总是讨好状态,事情做的不好,直接会让自己内疚很久,哪怕是他人的过错。


这个回答收到了很多赞,不知道多少网友是在一条条对号入座后苦笑着按下这枚赞。


父母在等着孩子懂事后的一句感谢,而孩子却一直在等父母的道歉。


那些信奉“打击你是为了让你更优秀”的父母,一辈子也不明白他们的打击对孩子造成了什么影响。


有不少孩子,在经受了童年的打击之后,为了保护自己,逐渐和父母之间隔了一堵墙,经年累月,长大后会完全切断和父母的情感沟通,远离他们的伤害。



有一个高中的小孩说,父亲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打他,考98分都会被骂,不关心他的任何兴趣爱好。他已经完全感受不到父亲的爱了。


有的父母,他们并不理解每一项技能本身的价值。

不懂画画其实是一项能够表达自我,甚至将来可以养活自己的能力;


不懂适当的玩游戏其实对大脑是很好的锻炼和交朋友特长;


不懂体育优秀是对自己身体最好的奖励;


不懂爱养宠物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乃至是将来走进更高的学术殿堂的引导者。




所以故事的结局最后变成了,父母嘴上说着关心孩子,其实很嫌弃孩子。


爱孩子不过是控制孩子的理由——“你必须按我说的做!”


孩子表现得不好了,也正好印证了父母说的对,父母的嫌弃和指责都是“很有远见”且“眼光独到”的。


父母最关心的其实是:自己说的话对不对,自己说的话有没有权威,孩子有没有满足自己的虚荣,有没有给自己挣回来面子。


到头来,孩子既没有能力做一个有本事有资格快乐的孩子,父母心理焦虑着,同时也在可耻的满足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判断正确”。


“你看你就是不够好”“你不如别人”“笨的和猪一样”……


这下,大家都满意了吧?!!!



04

如果深爱,请停止对孩子的伤害


相信很多父母深爱着孩子。


只不过认为打击、批评、警告、数落……都是鞭策、提醒、激励、告诫……


明明怀着最深的爱,开口却全是伤害。


但是孩子是不会分辨成年人的拐弯抹角、阴阳怪气、反话嘲讽。


孩子以后就会认为爱就不能说出口、认为要就是不要,认为“因为”是父母,所以给自己的委屈难过都是自己该得的,认为自己再怎么做都是差劲的……


长期来看,父母教育失败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一时的言语攻击,而在于他们给孩子营造了一种错误的是非观和世界观。


著名教育专家李子勋说过:


教育孩子,最主要还得把话说到孩子心里,这样孩子才会心服口服。



所以,大人们,请你们学习孩子的有话直说。


大大方方的爱,真真切切的鼓励,都不需要包裹上语言的伤害。


越直白,孩子才越能理解多一点~~

儿科医生鲍秀兰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和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乐于普及育儿知识、婴幼儿早教、早产儿早期干预等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