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
药用价值
依据《中国药典》(2020 版),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衰老、降血糖、肝脏保护、神经保护、心脏保护和增强免疫作用。
很多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的中成药里面都含有黄芩,比如蓝芩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以及清开灵口服液等。
黄芩的炮制品
生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力最强,适用于火热实证而体质较盛者。
炒黄芩苦寒之性得到缓和,兼具良好的清热之功,适用于妊娠妇女、小儿、老年人以及其他体虚不耐攻伐而内酝湿热者,
酒黄芩按酒炙法炒过的黄芩,可以缓和苦寒之性,引药上行,升散之力增强,能够入血分,适用于上焦颈部头目病证,以及湿热脚气、经络痹阻等证,并能缓和生品的苦寒之性,避免损伤脾胃。
黄芩炭则止血、收涩效显,苦寒性缓,入血分清肝泻热之力强,适用于多种出血、泻痢、肝胆郁热之证。
茶饮
1.银花黄芩饮
材料:金银花10g, 黄芩6g, 白糖30g
做法:将金银花、黄芩加水煎15~20分钟,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适用于肝火型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病程尚短者。
2.黄芩茶
材料:黄芩15g
做法:将黄芩研制成粗末,沸水冲泡。
功效:清热泻火、明目。适用于上焦肺火盛或郁热导致的急性结膜炎。
食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黄芩性寒,对于脾胃虚寒者可能并不适宜长期或大量食用。
科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