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春节期间人们阖家团圆、访亲探友,尤其在饮食方面常会进餐不规律、暴饮暴食,且“年菜”的主要特点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会给肠胃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如何在春节期间愉快地吃吃喝喝?
这份饮食攻略快快收好~
春节期间怎么吃
饮食需有度,忌暴饮暴食
新春佳节之际,亲朋好友聚会频繁,人们往往在餐前食用过量零食,连续几日甚则一个月轮番吃鸡、鸭、鱼、肉等荤菜佳肴,搭配各类美酒,饭后仍不忘吃水果、喝饮料解腻。
这种暴饮暴食的现象会加重消化道运转负担、造成胃肠不适,小则出现腹泻、打嗝、反酸水的症状,大则诱发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甚则危及生命。切记宁可少吃一口,也不让胃肠受罪!
饮食有规律,按时来进餐
假期活动量远远少于上班时,大家喜欢“睡得迟、起得迟”,白天昏昏欲睡,早餐草草了事,午餐马马虎虎,晚餐则大快朵颐,深夜夜宵陪伴。
这种三餐颠倒的规律,打乱了身体的正常工作。饮食作息的紊乱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力降低、内分泌失调等各类问题。
吃得好、睡得香才能快乐过节,早餐、午餐均衡膳食,摄入足够热量可确保一天活力四射,晚餐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食物,同时应避免熬夜、减少夜宵,跟肠胃负担说拜拜~
清淡少油腻,搭配要合理
“每逢佳节胖三斤,遇到春节胖十斤”,在春节的餐桌上食物以肉类占比最多,怎么去选择呢?
首先应优先选择鱼虾类食物,脂肪含量低,且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其次多选禽肉类,铁含量丰富,热量也相对较低,但畜肉类的单位热量最高,应适当控制摄入量。
每日畜禽肉和鱼虾的推荐摄入量均为50g左右,避免脂肪的过度堆积。
蔬菜水果少不了
春节期间大鱼大肉,蔬果摄入很容易被忽视。且节假日饮食杂乱,更容易让人上火、便秘。
多吃点蔬菜、水果,不仅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成分,可解油腻,维持肠胃正常蠕动、预防便秘,且能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在蔬菜的选择上,要尽量保证种类多样,搭配食用更加有益健康。成人每日摄入蔬菜量以300-500g,水果以200-350g为宜。
温馨提示:糖尿病、高血糖患者需要在血糖控制尚可的情况下,酌情选择低糖水果适量摄入。
“主角”主食不可少
很多人会认为,春节期间吃的东西太杂了,而且热量都不低,为了控制体重就不吃主食了吧?但少吃甚至不吃主食都是不可取的!
这种饮食行为会增加饮食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过多摄入大鱼大肉可能增加肥胖症、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碳水化合物是大脑供能的主要来源,摄入不足可能会出现反应慢、低血糖、易疲劳等表现。
此外,不吃主食可能会让脂肪不完全代谢产生丙酮,丙酮有类似于水果腐烂发酵后的味道,会导致口腔、汗液、尿液中都存在这种气味,影响新春假期心情。
因此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应避免无限量地吃肉菜、忽视了主食的摄入,偶尔一天不吃主食问题不大,可别连续好几天都不吃!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粗细搭配的主食(如燕麦饭、荞麦饭、杂豆饭等)可增加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的摄入,给新春的餐桌上多增添一份惊喜!
适度饮酒,不可贪杯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在亲朋好友相聚的餐桌上,常常会遇到盛情难却的劝酒,应始终牢记:尽量少饮酒、避免高度烈性酒、选酒精度低的果酒、避免空腹饮酒。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过量的酒精会造成肝脏、大脑、神经和消化系统等损伤。
醉酒一次对身体造成的损害等同于患上急性肝炎!完全不饮酒仍是最佳选择~
零食的正确打开方式
春季欢聚,难免少不了坚果的陪伴,边唠嗑边嗑瓜子,开心果、松子、榛子、葵花子……听起来健康又补脑,不过坚果虽好,亦不能贪吃。
坚果属于高能量、高油脂食物,每人每日最大摄入量为10g左右,约等于2-3个小核桃,6-7个腰果,8个杏仁,35粒松子。
确保食材新鲜、食品干净卫生
春节期间切记减少食物囤积,最好现做现吃,选择新鲜的食品原料制作,立即食用不放置。存放时做到生熟分开,冰箱里存放的食品取出后要彻底加热后才可食用,生吃的蔬果一定要洗净、盐水浸泡之后再食用。
特殊人群这样吃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进食要做到合理搭配,食物尽量多样化,每餐尽量做到主食+优质蛋白质+蔬菜,烹饪适当少油腻。
主食要尽量粗细搭配,少吃精米精面,可在米饭中增加燕麦米、荞麦米、黑米、绿豆等全谷物做成杂粮饭,这样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吃点水果作为加餐,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苹果、梨、桃子、草莓、樱桃、橘子等,建议水果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50克左右。
心血管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饮食上尽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火腿、培根、肥肉、荤油等这类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不利于控血脂。
可以增加鱼肉、虾肉、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调节血脂、对心血管疾病有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鱿鱼、蟹黄、动物内脏、动物脑、肉汤等建议少吃,烹饪方式建议以蒸、煮、炖为主。
痛风患者
痛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想避免痛风发作的痛苦,饮食上就得格外小心,高嘌呤食物是痛风患者的饮食禁区。
常见的高嘌呤食物有猪肝、鸡肝、鸡心等动物内脏以及河蟹、大闸蟹、龙虾、皮皮虾、扇贝、牡蛎、生蚝、蛤蜊、贻贝等甲壳类食物。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少喝肉汤、不喝含糖饮料、不饮酒。建议多吃冬瓜、薏苡仁、百合等利水渗湿、利尿消肿的食材,并规律性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
老人和小孩
老人和小孩消化功能较差,饮食应以软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每年年夜饭餐桌上都会有一道必不可缺的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老人小孩建议吃鱼腩部分(鱼肚子),肉质柔软、便于消化吸收,且富含EPA和DHA,同时要注意剔除鱼刺,避免被鱼刺卡住。
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咀嚼吞咽能力受限,要尽量避免吃大块、坚硬、粗糙、油腻的食物。
小孩吃东西要有大人守在身边,且进食时不可打闹,避免发生呛咳。
适当运动不可少
适量运动
春节期间,建议大家适当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小、节奏可控、较为放松、可以循序渐进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这些运动不仅对身体四肢和脏器有好处,对心理的放松和舒展也有很大的帮助,经常练习可以愉悦身心,调和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