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间流露出现代,霓虹中闪烁着梦想。深圳,鹏城,这座城市的魅力不仅仅展现在建筑与景观,更蕴含于其深层的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的交织与升华。在这里,每一次设计,都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实践。
12月28日,第33届室内设计学术论坛暨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成立35周年系列活动“廿念"《中国室内设计年鉴》大湾区峰会在深圳隆重举办。一众重磅大咖与行业领军人物汇聚深圳,共襄设计盛举,不仅回顾与致敬过往,更展望与探索未来设计的崭新趋势。
以下是部分与会嘉宾:
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室内设计分会秘书长、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环艺院院长 陈亮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资深顾问、《中国室内设计年鉴》策划人、《ID+C》杂志创办人 赵毓玲
尚壹扬设计公司 创始人/设计总监 谢柯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名誉副理事长、深圳市极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设计师、建筑学博士 倪阳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YANG设计集团创始人/总裁 杨邦胜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清华美院深圳校友会会长 张梁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大木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北京丨上海丨佛山)设计总监 谢智明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东莞市室内建筑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创达维森设计机构设计总监 麦德斌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分会副会长、RWD创始人及董事长 黄志达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李益中空间设计创办人/设计总监 李益中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秘书处副主任,东北、华南区负责人 刘伟震
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会长、华阳国际执行董事/副总裁 龙玉峰
集美组设计机构联合创始人/创意总监 张宁
P A L Design Group 设计董事 何宗宪
深圳市创域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创意总监、合域(Hey You)家居品牌创始人 殷艳明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华南设计院院长 史懿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装饰院副院长、装饰与幕墙技术委员会委员 颜传泉
DPD递加设计创始人/创意总监 林镇
万社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杨东子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联合策划人、江南名师汇创始人、《IID室内设计》编委、 于颖
东鹏控股瓷砖营销中心总助 刘亮亮
东鹏控股瓷砖事业部工程市场中心总经理 姚峰
东鹏控股深圳子公司总经理 马力
深圳市博仕门窗负责人/总经理 麦泽韩
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室内设计分会秘书长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环艺院院长
陈亮
陈亮院长率先开场致辞。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致以诚挚问候,并表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与《中国室内设计年鉴》一直传承与创新,感谢老一辈艺术家的贡献。值此重要时刻,期待未来我们携手共探设计新趋势,期待碰撞创新灵感。感谢大家,祝峰会圆满!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资深顾问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策划人
《ID+C》杂志创办人
赵毓玲
赵毓玲女士向到场的嘉宾,向大湾区的设计师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支持。“廿念”代表了二十年的惦念,《年鉴》已走过二十年历程,见证了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一直记录、传播、陪伴设计师成长,未来也将始终如一,初心不改。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
清华美院深圳校友会会长
张梁
张梁会长表示很高兴在第33届学术论坛暨分会35周年系列活动“廿念”大湾区峰会上与大家相见。分会35载见证了中国室内设计力量崛起,而《年鉴》20载记录了时代变迁。祝愿本次活动成功!谢谢!
从左至右依次为:于颖、陈亮、赵毓玲、刘伟震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作为获得国际室内设计组织认可的中国室内设计师的学术团体,一直致力于引领室内设计行业的学术发展,推动行业生态交流与合作。而《中国室内设计年鉴》,则是记录设计历史、展现设计成果的珍贵档案,它见证了室内设计领域的每一次创新与突破。
本次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与《中国室内设计年鉴》强强联手,共同为推进室内设计行业的学术建设、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联合策划人
江南名师汇创始人
《IID 室内设计》编委
于颖
于颖女士深情回顾了《年鉴》辉煌的20年历程,细数其中的变化、变迁与设计精髓,忠实记录了时代的设计足迹。
步入2024年,《年鉴》有来自全国超过50座城市的优秀设计师们踊跃参与,共提交了1200余份的投稿作品。经过严格筛选与评审,最终有129个作品脱颖而出,被正式收录;同时,还有184个作品凭借其独特魅力入围,展现了室内设计领域的多元风采。
本次《年鉴》涵盖了十四大设计类别,包括酒店、办公空间、别墅豪宅、餐饮场所、城市更新项目、公共空间、特色民宿、商业零售店铺、售楼处、文化教育设施、休闲娱乐场所、样板房、展厅以及住宅设计,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室内设计的最新趋势与卓越成就。
尚壹扬设计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 谢柯
谢柯先生以“应与自然共生,让设计在场”开篇,深刻阐述了其设计理念。他通过分享【春山在望】、【既下山·梅里】、【青山村49】以及【下山口村温泉院子】等代表作品,展示了设计与时间同行,顺势而为的艺术魅力。
在这些作品中,谢柯先生巧妙地将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之中,不仅让空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更赋予了设计作品独特的生命力和灵魂。他强调,设计不应仅仅追求形式上的美观,更应注重与环境的融合与对话,让设计成为连接人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东鹏控股工程市场中心设计院渠道总监 陈松军
陈松军先生围绕【低碳东鹏·绿建先锋】的主题,深入分享了东鹏在绿色建筑与低碳环保领域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果。
东鹏,自1972年创立以来,始终作为建陶行业的领军品牌,致力于提供一站式整体家居解决方案。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探索新技术、优化新交付模式,并通过东鹏设计渠道的新模式,推动业务持续增长,共同开启共研、共创、共赢的新篇章。
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页《年鉴》都是历史深沉呼吸的回响。转眼间,二十载春秋更迭,我们与《年鉴》相伴相行,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记录了成长的足迹。
本次我们特邀《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联合策划人、江南名师汇创始人、《IID 室内设计》编委 于颖女士做对话主持,与多位和年鉴有着深厚渊源的设计师,借助故事的桥梁,共同回顾并分享《廿念丨我与年鉴的故事》。
万社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杨东子
“有人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爱好与工作相辅相成。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们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从艺术到鉴定再到创业都和设计息息相关。
对于《年鉴》我觉得还是要以人为本,人的思想和认知会影响事物的形态和风格,但最终都会回归到人。我们需要遵循时代洪流,但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思考。”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
李益中空间设计创办人/设计总监
李益中
“人生充满不确定性,但同时因为不确定性充满设计感。我们可以自己选择设计做自己的人生。
《年鉴》对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观察和推动非常有价值,它链接了许多设计师。《年鉴》作为历史的记录,是时代的证据,展现了每个时代的作品、手法、材料和思潮。即使过往的作品现在看来并非最佳,但它们代表了那个年代的最好水平。”
P A L Design Group 设计董事 何宗宪
“我是做过三年建筑师后,因热爱设计开了自己的事务所。设计不仅解决了温饱,还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更懂生活,更懂创造。现在,我学会了享受这个过程,热爱建筑,享受设计。
《年鉴》不仅仅是一本书,它代表了我们业界的多元贡献。我希望我们能延续这种精神,用更快速的方式激起年轻设计师的热情,让他们在《年鉴》里看到好设计,无论大小,不分高低。”
集美组设计机构联合创始人/创意总监 张宁
“广美毕业后,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室内设计行业兴起,我们当时的设计还十分简单。现在信息爆炸,行业挑战增多,但我们仍在变化中前行。热爱设计,期待未来更好。
《年鉴》未来应结合新技术,采用多维记录方式,不仅限于图片和文字,更要记录空间为人创造的生活状态及作品背后的故事。这样的记录方式更深刻、全面,符合现代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
大木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北京丨上海丨佛山)设计总监
谢智明
“我是大学进入广东装饰行业,见证了行业发展。从手绘到电脑,从摩托车到工地,深感行业不易。作为学会老会员,我见证了中国室内设计的高速发展。未来20年,室内设计将回归以人为本,注重功能、民生与生活。我期待与各位老师交流,保持年轻心态,继续前行。
《年鉴》我认为要有更多元化的空间赛道,我们要多利用一些新的科技,其次我们还要出海,让国际友人看到中国室内设计的力量。”
深圳市创域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创意总监
合域(Hey You)家居 品牌创始人
殷艳明
“很高兴在此分享我的室内设计历程。我是从师范到环艺再到设计。看到年轻设计师的成长,我衷心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感到欣慰。《中国室内设计年鉴》20年记录了我们的回忆和成长,是激励我们不断交流、进取的力量。愿我们保持这种状态,为行业贡献更多力量。
《年鉴》作为主流媒体,受到行业内设计师的高度认可。未来,应更关注社会价值,体现对民生、公益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可以用新的方式呈现设计价值。希望《年鉴》在坚持中不断发展,成为更包容的平台。”
DPD递加设计创始人/创意总监 林镇
“我选择这个专业有些误打误撞,最初选的是机械专业,后来转到了家具和室内设计。现在除了设计,还涉足艺术收藏和推广。希望与室内设计有更长久的故事。
读书的重点在于温故知新,《年鉴》也应如此,除了记录已完成的项目,还可以加入对未来的概念性畅想,甚至未完成的项目。让未来可以回顾并见证这些想法如何逐步实现,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响乐章中,大湾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经济活力,正逐步成为设计创新的热土。室内设计,作为连接生活美学与未来趋势的桥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变,引领着生活方式的新风尚。本次论坛邀请《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联合策划人、江南名师汇创始人、《IID 室内设计》编委 于颖女士做对话主持,聚焦大湾区室内设计发展趋势探讨,思辨。
东鹏控股瓷砖事业部工程市场中心总经理 姚峰
“东鹏作为拥有52年历史的企业,近年来致力于绿色低碳转型。我们还与多家设计院合作,共同打造绿色低碳的产品系列。我们的发展方向是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室内设计行业提供更多融合自然元素的产品。”
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会长
华阳国际执行董事/副总裁
龙玉峰
“我本人是一名建筑师,我观察到大湾区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尤其土建结构方面。深圳已出台相关设计标准推动装配式装修发展。我认为室内设计师应关注此领域,将美学与装配式结合,研究新材料并规模化应用。”
建筑学博士、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名誉副理事长
深圳市极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倪阳
“城市发展需具备独特个性,设计师应宏观思考,着眼系统,贯穿设计体系。设计师需关注城市发展、定位、反省,从产业数据角度看世界。开放、文脉、生态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核心。设计师应该找到城市个性,与城市互动,形成全方位的城市开发。”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
YANG 设计集团创始人/总裁
杨邦胜
“回顾过去,设计生态和环境时代给予了我们机会,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我们快速成长。酒店设计最重要的是做文化,保护和尊重在地文化,让客人感受到酒店的温度和故事,搭建情感共鸣。”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分会副会长
RWD创始人及董事长
黄志达
“现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设计行业也面临各自的焦虑。我认为,设计人才需要更全面地发展,不仅要掌握技术和美学,还要关注市场需求和前瞻性。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世界、国际和大区域的经济走向,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服务领域。”
深圳市博仕门窗负责人/总经理 麦泽韩
“博仕门窗专注于个性化定制,满足业主的极致要求。我们拥有先进的数控自动化生产设备,确保个性化快速生产和精细品质。针对别墅、高端民宿和酒店,我们提供超耐用品质保障。我们推出10年免费质保,覆盖人为及不可控因素,解决设计师、供应商和消费者间的纠纷。”
在白天一系列精彩纷呈、启迪思维的干货分享与设计论坛之后,随着夜幕的温柔降临,我们迎来了满载星辉与期待的“东鹏之夜”,晚风轻拂,心潮澎湃。
建筑学博士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名誉副理事长
深圳市极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倪阳
倪阳先生表示非常荣幸相聚在“东鹏之夜”设计师晚宴,共庆共享对建筑的热爱与设计的追求。今日,我们回顾了《中国室内设计年鉴》20年的历程,也探讨了湾区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感谢《中国室内设计年鉴》、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及东鹏集团!
东鹏控股深圳子公司总经理
马力
马力先生代表东道主向到来的嘉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并感谢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中国室内设计年鉴》、东鹏总部的支持,期望未来与更多设计师展开广泛合作,共促设计行业繁荣。
晚宴在于颖、张宁、谢柯、何宗宪、倪阳、姚峰、赵毓玲、杨邦胜、谢智明、王湘根、龙玉峰、麦德斌、马力(从左至右)等众位嘉宾的共同举杯下,迎来了温馨而热烈的又一高潮。所有的祝福与期盼都凝聚在了美酒之中,他们衷心祝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与《中国室内设计年鉴》未来携手并进,祝愿东鹏未来携手设计师,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