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山文物古迹考及传说故事
胡正艾
清云观(顶庙或小金顶)
雁门口镇大石山(古名大迹山或大蹟山)呈东西走向,西侧山顶有一个面积约1000 平米的突起平台,上建庙观一座。一九六九年在颓废的旧址,发现石碑五块,由于埋于土中,加上全部是阴刻,文字还比较清晰,碑文全部记载的是该庙观五次兴修的时间,主持修缮的道人及捐银捐物的施主,现在石碑已不知去向。
据载,此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6 年(公元587年),由道人陈温首创。陈温道号清云,始建“清云观”,后毁于唐末农民起义,宋太祖建隆5年(公元 965年)由云游僧人曾以宽(法号知悟大师)化缘重修,取名普云禅院。《通志·六》记载:在京山县西南七十里大蹟山(宋名普云禅院)有元大德八年石炉延祐四年大石磨。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47年),普云禅院被陈友谅军队焚毁。明朝洪武十八年重修,取名大迹寺。历经三百多年后,于康熙二十九年大规模修建,名为大迹观。解放前,台岭庙来了一位天门人士,名翁思汉,筹集善款修复顶庙恢复“清云观”的原名,是该庙的最后一位住持。由于此庙在山顶,民间皆称其为顶庙或小金顶。
此庙历经1600多年,屡毁屡建,香火历久不衰,每年的三月三日是香火最鼎盛的日子,香客最多的是乾隆二十五年,达到18000多人之众。
最近的一次毁庙是1964年10月18日夜,一郭姓疯人,将顶庙烧毁,后 1969年和1974年,建台岭国家粮库和台岭中学时,把顶庙残存的方正(人工凿成)石块拆下做了仓库和学校。
文化大革命后,有很多好心人士曾在山上因陋就简,搭棚子供菩萨,燃灯点香,以表虔诚的信仰。
那以后的好多年,有许多学生青年,仁人志士,也前往顶庙、岩庙,或游说,或寻觅,或观止。感者有之,惋者有之,怒者有之,振臂者有之。
1997年,台岭街人士彭正秀、熊加银、张传雄捐资修缮顶庙。
2010年,彭正秀、彭华、熊加银、张传雄牵头重修顶庙、岩庙。其中武当山金顶副主任郑兴祥、雁门口弟子共同捐款3980元,另有张国平等40 多名信徒捐款数额不等共计捐款一万多元对顶庙和岩庙进行修缮。虽远不及过去庙宇的雄伟、庄严,但香火鼎盛不减当年。“三月三,大石山”代代薪火相传。春节时更是热闹非凡,祈福求财、消灾解厄的香客众多。
近几年,大石山过度开发,岩庙尚存,顶庙踪迹全无。田鸿师傅等善人捐资抢修,但也没阻挡住开发的炮击。
呜呼哀哉!千年古刹沐浴了多少烽火云烟,承载着多么厚重的文化积淀,可叹灰飞烟灭于当今吾辈,令人无不扼腕叹息。
2015年,善人张四新,其妻毛风姣,在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挪借50 多万元在大石山脚重新选址,高标准设计,恢复“清云观”。用以弘扬中国的道教文化,传承大石山的庙观历史,满足广大群众信仰要求,推行崇上行善的美德。
岩庙
岩庙位于大石山南麓两侧的半山腰,所处位置是在山的下半坡相对平缓的地方与悬崖峭壁的结合部。
建庙的地方有一块高约20米、宽约30米的巨大岩石前伸形成了一个进深8米、高约5米、宽约10米的洞。建庙的人以此为基础,做起了一个前墙和前沿层面,建成了一个面积近100 平米的寺庙,因为借岩石之便筑成,所以民间称岩庙。
该庙始建于明洪武8年(即1579 年),为台岭庙籍知府魏先群还愿所建,名报恩观。据传魏知府年近四旬,娶妻妾4个均无身孕,四处求医问药、烧香拜佛欲求子嗣。有一天晚上,知府大人梦见一仙人告诉他,大迹山半腰如屋宇的那个山洞内有一巨蟒要到人间投胎,仙人感他求子心诚,赐他佛咒一贴,并说他只要把佛咒于三月初五,夜子时望山上洞穴方向焚化,并连说三声:来!来!!来!!!不出三月他的三夫人就会怀孕,此子前程远大,将来可及常武状元。第二年果得一子,为报仙恩,魏知府请人在山上修建了报恩观,照梦中仙人的模样塑了仙人金身,供奉于庙中。
岩庙又称百子堂。至今庙中有一断折了的功德碑。上书:皇清乾隆五十五年岁在庚戍暮春月装修百子堂花名。纠首:游褧尚、李周咸、王光禄、王仁、魏尊文等220多名信士弟子。
此庙于1939年冬月初四在驻雁门口日军与新四军的战斗中被日军的炮火摧毁。1986年以熊加银、张传维为首的道家信士弟子60多人集资 3万多元修复。
关于此庙除上述传说外,还有两个传说。其一,岩石下面有一山洞直通山的另一头,在山尾的张达岭有洞的出口,洞内有一巨蟒。在山脚的两个小村庄内居住着八户人家,每年的三月初三夜人们可以看见巨蟒身子,在山脚下的三棵古树(三棵树成品字形排列,间隔在100米左右)上绕三圏后,尾还在山上,头伸到村子后的一个大堰塘中饮水。其二:巨蟒在魏知府家投胎,一百多年后,明万历二十一年,突然洞内盘居了一个妖怪,去吃童男童女,闹得周边百姓不得安宁,民间和官府请了很多和尚、道士都没捉到妖。明天启十年京山有一丁姓县令想了一个办法,由他在这一年的端午节送一对童男童女进洞,然后众人在外备好材料,把洞口堵起来,端午这天按计实施,可怜丁县令葬身妖口,为百姓除了害,从此方圆几十里百姓得以安宁。
瓢伢子井
在大石山顶庙左前方50米,有一块突出的巨石,高约1米、长宽各2米,巨石中间有一个天然形状酷似葫芦瓢的坑,这个坑头大尾小,与人们所使用的葫芦瓢形状完全一致,因此庙中的僧人和前来进香的信士子弟都称之为瓢伢子井。
说它为井,是因为它不仅有井的功能,更富有神秘的功效。每天晚上它可出一担水(大约80斤),不管你在白天把井中的水舀的怎样干净,一个晚上它准能有一坑水,不浅也不溢;井中的水可以洗好百疮,不管什么疮,只要在井中分别取三天的水洗三次即可洗好。
关于瓢伢子井有一种十分神奇的传说。隋朝末年,秦王李世民率领唐军南征北战,有一年与刘武周部作战,并成胶着状态。恰逢汉江溃口泥沙淤平了大石山附近一条河渠。一次战斗前唐军驻扎在义和集一带,刘武周的军队驻扎在佛子山一带。李世民有一个习惯,每次战斗前,必带少数随从到前线侦查,这次也不例外。当他带着八个随从经过天门口到覆船山上进行侦查时,被巡察的敌方大将刘从善发现,李世民迅速撤退,敌方拼命追赶,来到现在台岭村五组刘八台这个塆子旁,双方人马全部陷入到了被泥沙淤平的河道之中,两军就地展开撕杀,由丁众寡悬殊,情势十分危急,幸亏随从中有一位轻功高手逃脱,把险情报告了秦叔宝,秦叔宝立即骑上黄骠马,连续九跳越过九头山,瞬间到了淤泥河边,李世民大喊:“快来救我!”秦叔宝说:“是文救,还是武救?”李世民说:“何为文救,何为武救? ”秦叔宝说文救是只救人,不救马,武救就是一起救。”李世民说:“一起救! ”秦叔宝将马一拍、长枪一舞,把李世民连人带马挑起来了。敌军见状一下愣住了,呆愣片刻之后,刘从善指挥人马围上来,李世民与秦叔宝左冲右突,拼死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包围。二人逃到大迹山顶已是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李世民坐在山顶,突然身上冒汗,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有中暑的症状。此时,敌军已追至山下,这时黄骠马站在山顶的一块巨石上,仰天一声长啸,后蹄一蹬,竟将巨石蹬了一个坑,顷刻间,坑中冒出了一坑水,秦叔宝立即舀水,一边灌到李世民口中,一边为他用水冲洗头,李世民立即精神大振,并杀退了敌军,这时唐军救兵也到了,不久李世民率兵经过两次激战,消灭了刘黑达势力。这场战争结束后,李世民为谢山神救命之恩,再次登临大石山顶,祭拜天地,并在巨石上亲笔题写“神井”二字。
奈何桥
芸芸众生,济济世人,据说归故之日都要经过奈何桥,奈何桥据此可以理解为阴阳两界的分水岭,世间情深之侣往往有:“哪个先行一步走,奈何桥上等三年”的缠绵之语,难怪有诗人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山雨欲来风满楼。”
人们只是在传说中听说过奈何桥,但是不管在道家名山,还是在禅宗圣境,均不曾见到过奈何桥,但是在大石山却实实在在有一座奈何桥。
奈何桥在顶庙右后侧的悬崖峭壁上,距庙约300米,奈何桥所处的地方是大石山北坡最陡峭的地方,这里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古木参天,云雾缭绕,云雾之上阳光璀璨,豁然开朗,沟壑之间,荫翳蔽日,冥冥如梦境,在峭壁之外三米处,有一方形柱状巨石,边长约3米,高约10米,下细上粗,立于峭壁之间,巨石顶部面积约12平方米,上有方形石块一个,雕刻有石棋盘一副,棋盘是从没见过,也看不懂,刻棋盘的石块长宽各1米、高约80厘米,棋盘上有黑色石棋子12粒,形状如核桃,放在盛棋子的槽内;棋盘旁有石凳两个,石凳约0.5米见方。独立巨石与峭壁之间有三块长约4米、宽约0.5米、厚约0.2米的条石,侧扁并排放着作为桥面连接两头,桥面板分别插入两边的巨石中可摇动,但无法取出,此桥是如何设置不得而知!峭壁的巨石上有隶书的“奈何桥”三字,每个字约4平方米,相传为东汉初年严子陵所书。
奈何桥这种景致,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禅道文化价值,可悲的是2010年毁于开山炸石之中。
为什么大石山有奈何桥呢,相传这里是南极仙翁和太上老君下棋的地方。有一次两仙又在此对弈,杀的天昏地暗,不知时日,两仙发现对岸峭壁上有一个少年跃跃欲试想跳过来观棋,二仙担心孩子跳不过来掉落涧下,更担心以后有人想跳跃造成不幸事故发生,南极仙翁衣袖一拂,即出现了连接悬崖和棋盘巨石的一座桥,桥面是由三块条石组成的,太上老君折下一根树枝在桥面上写下了“奈何桥”三个字。人们到此看上去有朦胧的“奈何桥”三个字,仔细看又像没有,总是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