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表现
缺氮症状
玉米植株在缺氮时,会表现出茎叶变小、纤细,整体干重明显减轻。叶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特别是下部叶片,其功能会提前衰退并枯黄。就单株玉米而言,老叶会首先变黄;而就单片叶子而言,黄化会从叶尖开始,然后沿着中脉呈楔形扩展,而叶边缘部分仍保持绿色。严重时,整个叶片都会发黄,甚至干枯死亡。长期缺氮还会导致玉米植株出现大量空杆现象。在玉米抽雄前,一般苗的硝态氮含量若低于800~1000ppm,即可判断为缺氮。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植株,其硝态氮和氨态氮的含量也有相应的正常指标,低于这些指标即可视为缺氮。
缺磷症状
玉米缺磷时,其根系发育会受到影响,生长发育受阻。花丝抽出会延迟,导致雌花和雄花不能相遇,影响授粉。同时,玉米穗行会不齐,出现缺粒、秃顶现象,且成熟时间会延迟。缺磷的玉米叶片会变得细小,叶色呈紫绿色,或沿叶缘出现紫红色,或在阳光下呈现出均匀的紫色光彩。玉米正常生长所需的磷含量有一定范围,当叶中磷含量低于一定水平时,即可判断为缺磷。
缺钾症状
玉米缺钾时,叶色会发黄或出现黄绿色条纹。严重时,叶缘和叶尖会呈现紫色,并逐渐干枯呈灼伤状,而叶的中间部分仍可保持绿色,但叶片会逐渐变皱。这些现象在下部叶或老叶上表现尤为明显。此外,植株生长会受阻,茎节间缩短,植株变得瘦弱,易被风吹倒伏。根系发育不良,根量较少。果穗也发育不良,穗顶不饱满。玉米植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无机钾含量有正常指标范围,低于这些指标即可视为缺钾。
二、原因分析
玉米缺氮、磷、钾的原因应具体分析。土壤本身氮、磷、钾含量低,施肥量不足,施肥方法不当,以及栽培管理不善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这三种元素的缺乏。
三、防治措施
针对玉米缺氮、磷、钾的问题,主要防治措施是培肥土壤和合理施肥。在发现植株缺乏某种元素时,应及时追施相应的速效肥以恢复生长。例如,当玉米某一时期汁液中硝态氮低于正常指标时,可以通过亩施一定量的硫酸铵来提高植株硝态氮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