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尿素供应及生产成本测算

文摘   2025-02-02 14:02   湖北  
进入21世纪,中国尿素行业经历了从供应短缺到过剩的周期性转变。自2004年起,尿素产能经历了增长、减少再增长的波动过程,逐渐从短缺状态转向过剩。2015年,面对产能过剩问题,行业开始淘汰落后产能,这一过程持续到2020年,产能出清基本完成,随后产能逐步恢复。至2023年,中国尿素总产能约为7641万吨,有效产能6860万吨/年,全年产量6102万吨,较2022年增长近500万吨。2024年,国内尿素产能进一步增加,达到约7853万吨,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市场需求同步增长。
一、国内尿素供应情况
(一)尿素产能发展
尿素生产原料主要包括煤、天然气和焦炉气,其中煤制尿素占主导地位,占比约75%,天然气制尿素占22%,焦炉气制尿素占比较少。在煤炭原料中,无烟煤占50%,烟煤和褐煤合计占25%。近年来,烟煤和褐煤在尿素生产中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加。尿素生产的关键是合成氨的合成,过程中需平衡氨与醇的比例,最终合成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
(二)尿素产能区域分布
2023年全球尿素产能接近2.4亿吨,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和印尼是主要生产国,合计占全球产能的73%以上。中国尿素产能超过7700万吨,且2024年仍有新装置投产。中国尿素产能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和华北地区,得益于这些地区的丰富煤炭资源。内蒙古、山东、山西是产能大省,西南地区因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气制尿素的主要产区。
(三)尿素生产工艺分布
国际上,尿素生产主要依赖天然气,因其资源丰富、供应稳定。而在中国,由于煤炭资源丰富,煤制尿素占主导地位,占比超70%。煤制尿素企业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等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气制尿素装置则主要集中在四川、新疆等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
二、尿素生产成本测算
(一)国际尿素生产成本曲线
全球约70%以上的合成氨生产以天然气为原料,因其成本低廉。在中国,尿素生产主要依赖煤炭,煤头产能占比约75%,其中无烟煤50%,烟煤和褐煤25%。尿素生产成本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大,海外主要取决于天然气价格,国内则主要受煤炭价格影响。
中国尿素产能分布与煤炭产能高度相关,华北、西北等煤炭大省尿素产能占比大,具有成本优势。北美、俄罗斯、印尼等地区因原料成本低廉和内需比例高,位于成本曲线低端。随着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上涨,原本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生产成本上升,中国煤制尿素的成本优势逐渐显现。
(二)国内各生产工艺成本测算
中国尿素生产大多以煤炭为原料,无烟煤和烟煤是主要煤种。无烟煤含碳量高、挥发分低,需高温才能有效燃烧和气化;烟煤含碳量较低、挥发分高,易于燃烧,但可能带来环境污染风险。
不同地区企业根据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采取不同的煤炭采购策略。例如,山东、河北企业主要从山西、内蒙古采购煤炭;江苏、安徽企业主要从山西采购;四川、重庆企业使用本地煤炭;西南、西北地区企业则主要采用天然气作为原料。
中国煤炭价格走势相对稳定,但受供需关系、政策调控和国际市场等因素影响会出现波动。天然气价格则更为稳定,得益于资源集中分布、基础设施完善和政策调控。
在尿素生产过程中,无论是煤制尿素还是气制尿素,都需先生产合成氨。不同生产工艺的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合成氨生产环节,包括生产装置工艺、煤炭采购价格、电力成本等。
以固定床工艺为例,生产1吨合成氨约需消耗1.1吨无烟煤和0.1吨动力煤,(此处以当前河南动力煤约700-800元/吨为例,不同地区价格存在差异)成本约2091.77-2390.47元;生产1吨尿素约需0.57吨合成氨,叠加水电费用后成本约1500-1800元。气流床工艺则以烟煤为原料,成本相对较低。气制尿素成本测算过程较为简单,除生产原料天然气外,还需计算电耗。生产1吨尿素大约需要700立方米天然气及200-300度电(不同企业存在差异),因此气制尿素成本约为1674元/吨。由于气制尿素的电耗较低,这使得气制尿素在能源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在电力成本较高的地区。此外,气制尿素的原料天然气在资源丰富地区成本较低,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由于各地区原材料价格不同,且各企业生产工艺存在差异,因此最终尿素的生产成本也存在一定差异。尿素行业的集中度提高,大型企业可能因规模经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小型企业可能因规模小而面临较高的单位生产成本。


肥料帮
三农政策信息,农资价格行情,先进农业科技,优秀农资产品,尽在肥料帮!曝光假冒伪劣,宣传货真价实,引导农资消费,服务农村大众,关注肥料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