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公司2023年报中的技术发展趋势-2

文摘   科技   2024-04-06 15:28   上海  

各公司陆续发布2023年报,从中可见一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主题合集可参考:

芯片公司2023年报中的技术发展趋势-1


5GRedCap 起势驱动产业升级、激发商用进程

中国信通院《中国 5G 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指出,2023 年 5G 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 1.86 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 5512 亿元,分别比2022 年增长 29%、41%,间接带动总产出约 4.24 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 1.55 万亿元,分别比 2022 年增长 22%、22%。

根据 Counterpoint 预测,2023 年起,5G 模组的出货量在所有制式中增速最快,年复合增速将达到 60%。作为蜂窝物联网的重要演进,RedCap (Reduced Capability) 是一种 5G 轻量化技术,它可以在降低 5G 终端芯片和模组的高昂成本,降低设备复杂程度的同时,又具有最大带宽更窄、调制阶数更低、功耗更低等特点,被业界称为“精简版”5G,实现成本与性能的平衡。

5G RedCap 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工业无线传感器和视频监控三大业务场景,预计到 2030 年全球联接数将达到近百亿。据《白皮书》统计,截至 2023 年 10 月,国内5G 模组累计上市产品达 134 款,其中 1-10 月新上市产品 41 款,已在工业、交通、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实现落地应用。2023 年以来,产业各方积极推动 5G RedCap 芯片、模组、终端上市,并联合行业企业围绕电力、工业、视频监控等重点行业完成 5G RedCap 试商用现场验证。

5G RedCap 应用有望在文旅、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助力恢复扩大消费。从通信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来看,23 全年 5G 定制化基站、5G 轻量化技术实现商用部署,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政策部署方面,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试点区域 5G 通信网络全覆盖,部署 C-V2X 基础设施。在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下,以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算力基建设施为代表的网络技术有望不断融合创新,算力网络基础能力供给有望持续增强,推动 ICT 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数字经济增长。

WiFi 7 技术

随着 WLAN 技术的发展,WiFi 作为接入网络的的主要手段成为家庭、企业及公共场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些年,伴随着 5G 等技术的发展, VR/AR、8K 视频、云计算、远程办公等各种新型技术与应用要求的更高吞吐量与更低的时延,因此更高的一代 Wi-Fi 标准产生了,就是WiFi 7。相比于 WiFi5 和 WiFi 6/6E,WiFi7 引入更大的无线带宽(320MHZ),更高阶的调制方式(4K-QAM) ,更灵活的频谱利用方式(Multi-RU),更高的时空复用(16*16MIMO),更多的链路操作(MLO),以及多 AP 协作等等新技术,这使得 Wi-Fi 7 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WiFi7 的多链路操作、多 AP 协同调度、时间敏感网络以及增强的重传机制使得其具备更高效更灵活的特性。

WiFi 无线感知技术

在 WiFi 通信过程中,WiFi 设备发出的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历反射、衍射、散射等各种物理现象,从而形成了 WiFi 通信的无线信道特征。当用户在无线信道内活动时,用户行为、所处位置等特征会对无线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造成影响,通过提取、分析和解释 CSI 中所包含的人体行为特征,即可实现人体感知。相较于现有的视频监控技术以及其他无线感知技术,WiFi 无线感知技术具有部署成本低、环境鲁棒性强、隐私保护性高等多种优势。

低功耗蓝牙音频技术

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我国消费升级趋势的来袭,智能语音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芯片作为智能语音设备的核心部件也迎来快速增长阶段。相对于经典蓝牙,低功耗蓝牙有传输远、功耗低、延迟低等优势。BLE 设备能够能通过点对点、广播、Mesh 组网与其他设备相连,因此蓝牙 BLE 已不单单满足人/设备之间无线互联的功能,它正逐渐演变成可听、可感知、适应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的底层技术。

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

随着最新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建设完成,更新的技术、更优的信号、更高的精度为北斗系统应用性能和功能带来了全面的升级,基于北斗三号系统的产业链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新一代北斗定位芯片通过与 GNSS 多系统导航信号的兼容,例如 GPS,GLONASS,Galileo等,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数据信息,并提供更准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此外北斗三号还适用于导航和移动数据通信融合应用,实现通导一体,促进万物智联精准协同。

车联网市场

在汽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大趋势下,全球车联网渗透率持续上升,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 年中国车联网专题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显示,2022 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1629 亿美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2.3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 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将增至 1865 亿美元,2024 年规模增至 2281亿美元。

车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导航、信息服务、远程路段诊断、智能驾驶、车队管理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车联网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根据市场监管总局预计,2025 年中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将超过 75%,用户规模将超过 3.8 亿辆。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结果,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 2026 年达到 6,383.01 亿元,同比增长 27.05%;2027 年达到 8,107.46 亿元,同比增长 27.02%。2023-2027 年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57%。预计到2025 年,搭载 C-V2X 的新车搭载率将达到 50%,C-VX 的应用服务生态将基本完善。随着 5G 与V2X 技术的发展成熟,未来车联网将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网联化方向发展。

车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打通了汽车与人、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数据边界,数据的互联互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加速人、车、路、云之间的连接,带来更多的移动连接数和数据流量需求。与此同时,车企积极构建车载硬件与软件服务结合生态,通过车内短距通信支持手机-车机互联,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化人车交互,通过端云结合汇聚海量内容与应用。新技术与车载交互结合多场景无缝切换体验,推动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地图导航、移动出行、车内影音娱乐等智能应用的迅速发展,汽车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为继手机之后规模最大的“新型智能终端”,加速向第三生活空间转变,拓展从智能出行到智慧生活的新场景。

未来几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会保持高速增长,但车联网产业链条长,产业角色丰富。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汽车制造商在不断上升的需求下,车联网呈现国产替代大趋势。

智能可穿戴市场

根据 IDC 《2023 全球可穿戴设备跟踪报告》显示,预计 2023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反弹,达到 5.041 亿台。预计 2027 年出货量将达到 6.294 亿台,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0%。此外根据 TechInsights 预测,消费电子市场的行业收入将在 2024 年首次超过 1 万亿美元。这是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反映了对技术的依赖,以及我们在多个产品类别中看到的对优质设备的日益偏好。可穿戴设备市场已经成为整个行业收入的关键贡献者,TechInsights 预测该行业在 2024 年全球的收入将超过 1000 亿美元。智能手表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在印度等新兴市场。

可穿戴设备种类繁多,从手环、手表等常见智能可穿戴设备到智能服装、书包、鞋袜等各类非主流产品形态,形式多样。大多数智能可穿戴设备依托移动终端来进行数据接收和分析,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特点。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与终端的通信大部分是基于 WLAN、蓝牙、RFID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未来还会进一步通过 4G/5G 等广域蜂窝通信技术进行连接。随着终端用户体验要求增高,尤其体现在移动 App、智能分析大数据云平台、通话等功能的高质量实现上,对蜂窝移动通讯芯片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

高端手机市场

根据 TechInsights 预测,在 5G 升级周期的推动下,智能手机恢复增长将是 2024 年市场复苏的关键因素。智能手机占行业总收入的 40%以上,至少在未来十年内,智能手机仍将是消费者数字生活的重心。

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全球高端智能手机(批发价≥600 美元)市场的销量可能在 2023 年同比增长 6%,创下新纪录。这与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的下滑预期形成鲜明对比。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在连续 27 个月同比下降后,今年 10 月份首次售出交易量(即零售额)同比增长 5%。而 IDC 等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4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实现 2021 年以来首次同比增长。高端细分市场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近四分之一的销量和 60% 的收入。在过去几年中,高端细分市场已成为原本疲软的市场中的一个增长领域。事实上,中国、印度、中东和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高端市场销售可能会创下新纪录,其中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高端市场。在高端市场中,推动增长的是超高端细分市场。2023 年,1000 美元及以上价格段占据了高端市场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高速网关路由市场

万物互联时代下,各类互联网业务蓬勃兴起,互联网流量及数据迎来高速增长期。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由 2016 年的 93.8 亿 GB 增长至 2021 年的 2216 亿 GB,复合年均增长率达88.22%。2022 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 2618 亿 GB,比上年增长 18.1%。数据规模爆发对数据的传输、交换、处理、存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在传输和交换方面带动了包括路由器在内的网络设备的市场需求。根据 IDC 数据,预计 2024 年中国路由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46.5 亿美元。

虚拟电厂与智能电表市场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将加快成为主体电源的步伐。根据一些研究机构预测,2030 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将由 2020 年的 24%提高至 41%,发电量占比由 9.5%提高至 22%。然而,从发电量来看,2020 年中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仅 10%。新能源装机容量提升成为大势所趋,新能源供电不稳定问题迫在眉睫。虚拟电厂是依托负荷聚合商、售电公司等机构,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计量控制和系统集成技术,实现可调节负荷、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需求侧资源的聚合、协调、优化,形成规模化调节能力支撑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虚拟电厂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协调控制技术、智能计量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预计将对智能电表芯片中的计量芯片以及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带来需求拉动。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正式停止 HPLC 通信模组招标,而启动双模通信模组招标,本轮升级对智能电表的更换需求预计可在未来 5-8 年内逐步释放,预计将持续为智能电表芯片行业赋能。

工业控制市场

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ICS,简称工控系统)是由各种自动化控制组件以及对实时数据进行采集、监测的过程控制组件共同构成的确保工业基础设施自动化运行、过程控制与监控的业务流程管控系统,由控制器、传感器、传送器、执行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部分组成,工业控制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远程终端、人机交互界面设备等。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简称为“工控安全”)是指保护工业控制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紫苑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当前工控系统已普遍应用于核设施、钢铁、有色、化工、石油石化、电力、天然气、先进制造等行业。

头豹研究院《2023 年中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行业词条报告》中提到,2025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联网数量将达到 252 亿,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关键基础设施领域部署大量物联网传感设备,市场潜在规模巨大。同时,物联网的安全需求不容忽视。中国工控安全行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2017-2022 年工控安全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 58.27%,从长期来看,工控安全行业是一个市场空间长期向上的行业。

定位器市场

4G 定位器功能更强大,性能更稳定,可广泛应用于车辆定位防盗、汽车金融风控管理、企事业车队管理、城市交通管理、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用户可通过云平台和手机 APP 定时监控车辆或物品的位置信息,支持定时跟踪、蓝牙功能、断电报警、震动报警、围栏报警、远程断油断电、远程升级等功能。

根据中国电信联合 5G 物联网产业联盟等单位发布的《中低速蜂窝物联网 LTE Cat.1 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近些年,随着 LTE 的芯片成本降低,很多位置服务企业迫于成本的压力,逐步开始采用 LTE Cat.1 通信技术,预计整体市场容量在 1500 万台左右。2G Tracker 已 冲向巅峰,开始急速回落。Cat.1 因性价比的优势成为 Tracker 的技术首选。在汽车中,Cat.1主要是后装市场,替代之前的 2G 网络。

据某些研究机构调查显示,从定位器行业整个行业看,车辆定位应用占到了近 70%(车队管理、汽车保险、金融租赁行业等) ,资产定位约占 20%,人员和宠物定位约占 10%。汽车租赁、网约车、旅游用车调度管理等市场好一些,动力电池、储能、充电桩、电池管理、两轮电动车换电柜等纯数据上传应用场景,也在慢慢渗透。

卫星通讯市场

以物联网为中心的卫星服务市场,最近几年正在加速腾飞。综合 Omdia、ABI Research、麦肯锡等机构数据,预计到 2025 年,卫星物联网产值可达 5600 亿美元至 8500 亿美元。根据信通院预测,到 2027 年全球卫星通信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 109 亿美元。而根据物联网智库 21年的预测,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将部署约 3030 万个卫星物联网设备,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40%。依托低轨卫星作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能够弥补地面蜂窝网络在覆盖范围、灾难恢复、紧急通信等方面的不足,对于航空、海事、农林、应急、水利、环保、气象、海洋、旅游、电力、石油管线、智慧城市等 ToB 和 ToG 行业,以及手机、汽车、对讲机、穿戴设备、应急包等 ToC 类电子消费品市场开拓应用做强有力的支持。

WiFi 无线感知市场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物体和人体的变化的无线感知技术逐渐兴起。凭借部署成本低、环境鲁棒性、隐私保护性等多种优势,WiFi 无线感知技术在众多感知技术中脱颖而出,正涌现出一大批新兴应用。一部分无线感知技术可能以独立的传感器形态融入人们生活;一部分则有望与生活中的智能家电设备,如空调、冰箱、电视、音箱、照明设施等等融合。在可预见的未来,WiFi 无线感知技术将在智能家居、健康养老、智慧医疗、人机交互(手势)、智慧工厂等多个领域拓展数千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生成式 AI 市场

2023 年 ChatGPT 以及 GPT-4 的发布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大模型以及生成式 AI 的关注。国内外的科技巨头,微软、谷歌、Meta、阿里、百度等纷纷发布自己的生成式 AI 大模型。大模型不断壮大并展现出更强的通用性和泛化能力,向跨语言,跨任务方向演进,逐渐成为 AI 技术的重要基石。

AI 大模型有可能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智能手机、AR/VR 等领域的发展。在芯片端,也会推动终端 NPU 的演进,终端对高算力的 NPU 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上述内容来源:翱捷科技2023年报。


验证芯发现
验证工程师的公众号,记录芯片验证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