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远去的乡村手艺人

政务   2024-11-06 20:31   江西  
↑点击上方“江西宣传”关注我们


请大家奔走相告,“00后”小编提醒此文末有粉丝福利,一定要看到最后喔~~~


潘栋 摄


远去的乡村手艺人

刘诗良


手艺人多来自乡村,又走进乡村。他们是一个村庄的主人,很多村庄的过客。村庄常常因手艺人的到来而热闹生动起来。

冬闲时节,篾匠上门了。篾匠拿着一把篾刀,向毛竹一端中间劈去;脚踩一瓣,手掰一瓣,一发力,脚一蹬,腰一挺,手一抬,一根碗口粗、数米长的毛竹“哗”的一声裂成了两半。锯、刀并下,不多工夫,一根长毛竹已被分成长短、宽窄不一的篾青和篾黄。篾匠坐下,双膝上垫一块护皮,削、破、分、撕、刮,一把篾刀、一张护皮、一双手、一副牙齿,将竹片分离成细如线的篾丝和薄如纸的篾片;再借助一把一头尖而有槽,另一头扁且有指甲窄刀锋的“篾锹”,修补竹器如女人编织毛衣一样飞针走线。


一到换季,十字垄的裁缝师傅老三就忙得像陀螺似的。老三长得俊,弥勒佛一样爱笑,这阵子嘴巴更难得合拢一回。小孩没去上学,老三师傅一头挑着缝纫机桌、一头挑着缝纫机头,一路小跑进村了。村妇们拿出从街上扯来的布匹,交由老三打理。老三一把尺子、一块画粉、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齐齐整整一块布,让他量一量,画一画,裁一裁,再上机子踩几轮,一件件新衣、一条条新裤就上身了。



走得勤的要算剃头匠了。头发长得快,汤家的全有师傅就来得密。全有人很和善,说话不紧不慢。为大人剃头、刮胡子很有耐心,大人们靠在椅背上,眯着眼,十分享受的样子。乡村剃头不分次数,点人头。给我们小孩剃,他爱“偷工减料”,一把推剪,三下五除二,三两分钟把一个小孩头搞定了。全有手艺不差,会按大人要求给小孩剃一些特殊发型,如四面光秃、只在头顶剩块自留地的“狗屎耙”;在颈后方留一小撮长发的“捉鱼发”,因是小娃娃,瞧着倒更显滑稽可爱。

“做屋”是乡村大事,少不得石匠和木匠。石匠一个铁锤、一把砖刀、几根细线,就可将杂乱无章、有棱有角的一堆石头或砖块砌成笔直整齐结实的石头墙和砖墙。小姨父、大哥曾经都是有名的石匠。木匠是青山底的狗背筒师傅,悬着冷峻的脸,不苟言笑。一把斧头、几根凿子、一个锤子、一把锯子、一个推刨、一个墨斗、一把尺子,便是他的一身行当。一根根木头,尺子一量,墨线一弹,锯子一拉,斧头一砍,刨子一推,门、窗、床、桌、凳等一样样木器就成了。


乡村嫁娶离不了“新娘床”,又称花床。床是木床,下有床架床板,上有床篷,四角有柱。床的正面,上方及左右都留有几十公分宽的木板,曲线美丽、凹凸有致,这是油漆师傅展示才华的地盘。五颜六色的油漆,粗粗细细的画笔,一勾勒,一点染,花鸟山水出来了,一张花床顿时生机勃勃,龙凤呈祥、鸳鸯戏水。

我们村盛产高粱,酿酒的云水师傅一年得来两趟,为村民酿制高粱烧酒。酿酒多熬夜,云水竹烟筒不离手,熏得指黄牙黑。他在取水近的房屋侧边搭一个临时大灶台,支起大铁锅,架上大饭甑,第一趟就是将高粱米蒸熟,在干净的地上摊凉,拌上酒曲,封存在大缸里。待缸中逸出酒香,云水师傅再来一趟。他把勾兑酒的设备装上,白花花、凉丝丝的酒水就从导槽漏入早备好的酒缸,咕嘟咕嘟的酒酿滴入酒缸,泛起洁白的酒花,飘出浓郁的酒香,把整个村庄醉得晕晕乎乎的。


潘栋 摄


乡村手艺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他们是村庄的美容师,用自己娴熟的手艺,扮美乡村人的生活。他们是民间话语的传播者,用自己灵通的信息,盘活了乡村的气氛。很多人会怀念他们。乡村手艺人,慢慢走进了乡村的历史,成为乡村不会消逝的一道风景。



征稿活动

  “夜读”栏目由“江西宣传”编辑部与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江西日报副刊部合办。本栏目围绕“我的江西我的家”主题,长期面向社会公众征稿,要求导向正确、内容真实、情感真挚,以散文为主,字数不宜过长。投稿邮箱:jxxcbjb@126.com,欢迎赐稿。粉丝朋友们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互动,讲讲你与江西的故事。
  每篇“夜读”文章发出后48小时内留言获点赞数前2名的,我们将送上精美图书。








来源:“江西宣传”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错过等一年!江西的“含金量”已拉满

▶C919、ARJ21、直-10……“江西制造”翱翔蓝天

▶斩获国际魔术最高奖!江西这位魔术师为何这么牛?


你见过哪些乡村手艺人?

一起聊聊

江西宣传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唱响江西宣传声音,讲好赣鄱文化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