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骋(香港城市大学 副教授)
王聘,浙江杭州人,2008年考入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现为集成电路学院),毕业后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分别与2015年、2017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师从Marko Lončar教授。2021年,王骋凭借独特的薄膜铌酸锂平台及配套微纳加工体系,入选《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公布的“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榜单。目前,王骋在香港城市大学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研究重点是纳米结构中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光电子现象——与光波长相当或远小于光波长的结构。他带领团队使用最先进的纳米制造技术,开发可用于数据通信、传感器和量子技术等领域的光子元件。
运用光学进行超快模拟电子信号处理及运算,开发出超高性能薄膜铌酸锂集成微波光子芯片。
王超龙(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王超龙,1989年4月生,2011.9-2013.6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得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2012.9-2015.6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得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水稻生殖隔离机制解析、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揭示了水稻杂种不育机制,探索杂种优势利用,为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提供重要基因资源与理论技术支撑。
王文冠(浙江大学 百人计划研究员)
王文冠,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2009年9月-2013年6月就读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20∼2022年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任博后研究员。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知识驱动的机器学习,具身人工智能,神经-符号计算等。
围绕数据-知识双轮驱动的人工智能和社交-认知智能体开展创新性研究。
刘爽(天津大学 讲席教授)
刘爽,1989年2月生,研究方向:情感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及其在精神疾病、航天医学中的应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孤独症等精神疾病的脑机制、评估方法及调控技术研究。
专注于情绪神经电生理编解码研究,致力实现精神疾病的无创精准评估与靶向干预。
孙鑫(北京大学 副教授)
孙鑫,2011年在北京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201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博士学位,师从Scott Sheffield教授;2020年至2023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2023年9月加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任长聘副教授。孙鑫主要从事概率论和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获得2023年度戴维逊奖。
在刘维尔量子引力、SLE曲线和渗流模型方面取得多项引领性成果。
李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特任教授 )
李礼, 2011年、2016年在中国科大分别获得学士、博士学位。2016年至2020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任客座助理教授。2020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任研究员,2022年转聘为特任教授。研究领域是多媒体压缩,包括图像、视频、光场和点云压缩,以及3D计算机视觉。
提出超高清视频高效适配编码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际标准、产业实践和深空探测。
李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教授)
李柯,河南南阳人。本科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入选海外优青、江苏省杰青。长期从事大气化学数值模式研究。获得“2023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破解多污染物相互作用机制,为大气污染防治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李东锋(北京大学 研究员)
李东锋,河北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雅青年学者,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瑞士洛桑大学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冰冻圈科学与河流水沙科学交叉领域研究。
系统揭示青藏高原及周边河流水沙通量在百年尺度上的演变规律及机理,应用于“全球泥沙循环”的最新估算,填补了青藏高原河流泥沙在全球评估中的空缺。
杨易(香港大学 助理教授)
杨易,男,现为香港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助理教授。2011年至2014年,分别在北京大学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修毕博士学位;获得第六届科学探索奖。
阐明了光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耦合极限问题,在增强和控制自由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封硕(清华大学 助理教授)
封硕,2010年-2014年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1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2021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后2021年-2022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助理研究员;2022年-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智能系统测试验证。
首次提出“稀疏度灾难”理论,开辟了解决自动驾驶安全性挑战的全新技术路线,并推进行业应用。
姜继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特任教授)
姜继安,男,1990年9月生于安徽合肥。201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09级物理学基地班),获学士学位。2016年3月与2019年3月分别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天文学硕士与博士学位。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科维理宇宙物理学与数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特任研究员。2023年4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特任教授。研究方向为各类河外暂现源,主要从事开展大视场光学/红外望远镜时域巡天和地面/空间多波段后随及协同观测实现对河外暂现源的系统性研究。
利用8米级光学望远镜开展首个多波段超新星巡天并领衔全球首个u波段主导的高频次多波段时域巡天项目,构建起大规模的极早期暂现源测光数据库。
夏川(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夏川,于201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0年先后于哈佛大学、莱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11月担任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2023年当选为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夏川研究方向为基于新能源的电催化、电合成、电化学生物合成,致力于实现碳平衡的能量与物质循环。
实现从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在电催化、电合成及无机-生物杂合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曹云龙(北京大学 研究员)
曹云龙,1991年7月出生,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于2014年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毕业;2019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同年随博士生导师谢晓亮回到中国,担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2020年担任昌平国家实验室研究员、领衔科学家;2022年至2023年担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副研究员;2022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1年度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同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入选《自然》2022年度十大人物(Nature‘s 10)榜单;2023年担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tenure-track助理教授;2024年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B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研究以及抗体药物与疫苗设计。
首次证明病毒基于免疫压力的突变可以被精准预测,为提前预警和研究重要突变株提供解决方案。
黄小强(南京大学 特聘研究员)
黄小强,1991年出生于福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入选国家青年人才项目(海外),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2009-2015年在北京大学药学院完成本硕连读(导师:焦宁教授);2019年于德国马尔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Eric Meggers); 2019.3-2021.3: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后;2021年4月,加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学科、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任tenure-track PI。
融合化学和生物,创制了特色的光酶催化体系,突破了天然酶的常规催化模式,互补化学合成手段。
蒋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研究员)
蒋琦,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生,2013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微电子系;2018年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3年先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C)及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023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物理实验室。长期从事钙钛矿光电器件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围绕半导体异质结界面和钙钛矿本征层调控,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和稳定性协同提升。
欢迎对院士增选、杰青优青等人才计划、各类科学家信息感兴趣的朋友加群讨论交流。讨论群二维码如下。
↓↓↓↓↓↓↓↓↓↓
编辑、审核:己巳冬蜦
部分数据信息来源:达摩院官网
本文仅限学术分享,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仅用于学术分享。若有侵权,还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或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