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强化创新要素集聚,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大力引育科技型领军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要坚持产业化方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一谷七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要完善生产性服务平台、生活性服务平台、研发转化平台,以高品质、精益心抓好园区建设管理,更好服务创新主体,激发创新灵感、促进合作交流。
来源:辽宁新闻、沈阳发布
沈阳这个地方身价“暴涨”!官宣8项政策措施支持“浑南科技城"建设特区!
来源:沈阳发布
官宣!浑南科技城重磅发布!5分钟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大浑南···
“不一样”的发展空间
“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不一样”的发展优势
科技范、国际化、潮形象
浑南科技城正在以
中国速度、中国水平奔赴未来
“不一样”的浑南科技城欢迎您
△ 项目鸟瞰效果图
△ 浑南科技城,链接科创要素、对接区域合作的战略新门户
伴随着沈阳跨浑河发展,城市空间向南打开。浑南科技城是城市南北主轴(城市综合发展轴)与东西走廊(科创走廊)的交汇点,是引领沈阳空间发展的未来中心。
△ 左图:衔接南北,开放性的城市服务 / 右图:协调东西,可生长的科创片区
科技城总体规划为“超级十字”空间布局,基于东西两部分城区的差异化本体特质,科技城将率先建设和开发实施东西两个重点片区。
△ 规划结构:一轴、一廊、双城
其中,西侧重点片区为沈阳浑南科技城的核心区,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将发挥机场、地铁等资源优势,植入高水平的科技及公共服务,建设智能化的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化的综合服务中心和生态化的宜居创新社区。
△ 下沉中心广场,智能小镇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中心
适应人才交流特征,打造开放式、宜步行的小尺度街区,园区不设围墙,首层设置商铺,内部设置院落。
△ 典型街区,开放式,小街区,宜步行
适应北方气候环境,构建多层地表的立体城区,垂直向复合功能,使科技交流活动全年皆宜。
△ 空中连廊串接楼宇,提供适应北方气候的办公与生活环境
河流和湿地环绕小镇,形成四季皆宜的交往纽带。规划八个特色公园,以步行为半径塑造特色景观交流核,提升城市的颜值和魅力。
△ 科学森林公园—“自然中的交流空间”,激发灵感与创新
△ 地铁站口的美食公园,最具烟火气的休息驿站
△ 桃仙河畔的运动公园,为小镇居民提供多元运动休闲场地
△ 南部临空综合体,饱满的、符号化的形态,飞机视角下的沈阳新地标
临空综合体——集商业商务、会议、酒店、培训、展示、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建筑群,提供国际交往、临空消费与文化艺术服务,提升科技城综合竞争力。
△ 结合临空综合体打造科技城值机厅,“机场-小镇”特色化便捷服务
另外,东侧重点片区依托自然生态基础,结合村庄建设,灵活适应园区运营,围绕周边产业组团生活中心,规划适合科研和企业弹性发展的空间。
此次核心区开工建设,包括科技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三大类多个项目。
其中,科技服务设施类项目包括总投资26亿元的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总投资约20亿元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总投资8.3亿元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机器人学院和投资金额2亿元的华为辽宁区域总部等项目。
其中,高能射线多束源材料多维成像分析测试装置项目选址沈阳浑南科技城核心区材料中心三期,计划投资总额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高能射线多束多维数字成像系统模块、大型工舱抬架等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中,孵化器(智慧云)项目总投资7.7亿元,建成后主要为沈阳浑南科技城核心区内的企业提供产业孵化配套服务及办公场所。
△ 可迭代、高共享、高活力的创新生态圈
科学家工作坊(院士工作站)项目主要为科研人员、科学家提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研发场所和居住空间,为“产学研用”高质量转化提供高端产业服务。
配合“涵水织林”的环境塑造策略,让森林、水岸、田野成为科学家和创新人才的思考和交流场所,景观空间“四季皆宜”。
此外,创新一小、创新五小和九年一贯制东北中学等3所学校,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计划7月开工,2023年7月完工。
市政基础设施类项目中,基础设施一期项目将包括道路、排水设施建设,将完善沈阳浑南科技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框架,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全面保障,对提升周边交通服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综合管廊、水系治理和公园绿化项目均即将开工,均预计2023年完工。其中公园绿化项目总建设面积达140万平方米,包括科技公园、人才公园、钻石公园及其他绿地建设。通过公园、水系的建设治理,打造城绿交融、城水交辉、产城人景深度融合的生态科技新城。
来源:辽宁房产特刊 综合整理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