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号下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第一党小组在王克桢楼1805开展主题为“革命文学与民族觉醒”的观影活动,本次活动由组长郭静霏主持。
在活动开始时,组长组织成员们回顾鲁迅的生平,并且分享各自准备的节选自鲁迅作品的段落,并交流对于这段内容的理解和感想。成员们分享的段落包括散文、日常事迹记录、以及一些经典文章,深刻体会鲁迅先生身为文人的救国思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随后,小组成员们观看了电影《阿Q正传》。作为鲁迅同名小说《阿Q正传》的影视化改编,电影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再现了阿Q悲哀的一生。电影用情节与旁白结合的方式讲述故事:在一次次被压迫中,阿Q用独创的“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获得精神上的胜利;在进城又回未庄后,阿Q体验到一段“中兴”的生活,但很快结束;在对革命朴素的幻想中,他宣称自己是革命党,随后云里雾里被枪毙,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观影结束后,党小组成员分享交流观影心得。通过对阿Q故事的重温,同志们对《阿Q正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感受到深受剥削压迫而不觉悟的贫苦农民的悲惨遭遇,体会到了封建统治对人们的毒害及其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最后,同志们进行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后,党小组成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阿Q所展示出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是一种逃避责任、麻痹自欺的表现,是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放任。没有对命运的清醒认知,没有对社会的深刻批判,阿Q精神只会成为停滞和退步的温床。同样,在当今社会的快节奏与信息轰炸下,如果人们只依赖“精神胜利法”来应对挫折与不公,陷入自我麻醉的循环,那么再多的口号和愿景也只能沦为空谈。唯有打破这种虚假的自我安慰,勇敢直面问题,我们才能从“胜利”的假象中解脱出来,真正追求个人与社会的进步。
——刘玲佳
阿Q的欺软怕硬是《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深刻描绘的人物特性之一,它不仅体现了阿Q自身在面对强弱时的矛盾态度,更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国民性弱点的集中反映。在强者面前,阿Q选择逃避现实,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而在弱者面前,则表现出攻击性和优越感,这种行为正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下人性弱点的直接体现。鲁迅通过阿Q这一形象,不仅揭露了当时社会中普遍的劣根性,更是希望唤起人们的自我反思和觉醒,以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王慨然
《阿Q正传》中呈现的阿Q这一形象极尽讽刺意味,通过自欺欺人、麻木不仁的“精神胜利法”麻木自己,但是同样也能看到在封建旧社会中小人物的无力和被压迫的痛苦生活。鲁迅批判了当时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也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广大农民阶层的精神困境。这让我更加体会到了鲁迅的伟大之处,在麻木之际、民族疲敝之时敲醒大众,于那样一个时代书写出最震撼人心、最开肠剖肚的文字。他对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如今也有警示意义:即始终保持批判和清醒的头脑,始终拒绝自我麻痹。
——郭静霏
观看阿Q正传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社会现实的深刻洞见,在电影中我看到了各个阶层的真实面貌,贪婪、怕死、无耻的财主,麻木、盲目、自我麻醉的阿Q,虚情、自私、不彻底的革命党...这些使我更感先生笔力之深厚、演员演技之精巧,更让我深刻反思阿Q精神的延续。
——徐旨健
阿Q的最终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毁灭,也是社会的缩影,更是对底层个体被社会压迫与消耗的控诉。鲁迅通过阿Q的经历,尖锐地批判了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广大农民阶层的精神困境——他们虽目睹革命,却依然身陷封建观念的牢笼。鲁迅以犀利的笔触刺破这种假象,刺破这种社会的愚昧性,激励人们正视自我,以期摆脱无知与屈从,探寻民族的觉醒与独立。
——陈奕清
阿Q正传电影中,片中阿Q既是一个被人欺压的可怜百姓,也是一个恃强凌弱(如调戏小尼姑)的市井混混。他幻想着自己能够通过所谓的“革命”推翻地主老财的统治,然而推翻后他也不过是想成为新的地主老财,这反映了那个时代民众思想的落后封建。在最后阿Q之死这一情节,无数欢呼呐喊的百姓,更将影片的讽刺性提到了极致。正如影片最后所说,“阿Q子孙满堂”,这正是指阿Q精神在后世流传甚广,所以我们也应该反思阿Q精神是否有在我们身上复苏,而这也正是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
——侯承然
影片中,阿Q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成为他在艰难环境中求得心灵慰藉的唯一途径,但这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力抗争。这一心态不仅是阿Q个人的特点,更是对当时社会普遍麻木状态的反映。鲁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通过塑造这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也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冷漠与不公,将阿Q为代表的弱者边缘化,剥夺他们的尊严与生存权。如今社会已经没有腐朽的封建制度,但是人们的思想是否仍处于麻木的“不争”状态仍需要我们时时警醒。
——李嘉伟
文字 | 邢义佳 尹梦缘
图片 | 罗驰誉
编辑 | 黄天航
审核 | 徐亚男 李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