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项目奖14项;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王征研究员“智能辅助的脑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奖励大会现场
获奖项目
智能辅助的脑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
第一完成人:王征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精神心理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致残率呈逐年上升态势,特别受新冠疫情影响,在全国疾病总负担中目前排名第一。 本项目联合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科研攻关团队,实现了从灵长类模式动物到临床病患的全链条研究,涵盖了多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主要包括:(1)研制并大幅提升了国产磁共振弥散、灌注等技术的精确度、灵敏度,建立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影像标志物; (2)开创了猴-人跨物种影像机器学习模型,显著提升了脑疾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绘制了灵长类全脑分区解剖和转录组图谱,为解析影像标志物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 (3)厘清神经调控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的环路特征,构建了人工智能模型预测疗效,推进精准诊疗。 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含美国1项),完成临床磁共振扫描12万余人次,在全国228家医院推广,培训专业技术骨干5万余人次,带动了国产影像装备迈入精神专科实践的创新发展。
研究组介绍
王征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
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 PI
实验室研究兴趣
王征课题组主要运用影像学和神经调控技术研究精神疾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特别是结合非人灵长类模型解析临床强迫症、物质成瘾等疾病的病理环路,实践探索灵长类动物模型向临床应用转化,推进精神疾病的影像学临床诊断,研创神经新技术开展干预调控。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开展灵长类影像学和转录组学大数据研究,挖掘脑联接图谱的生物学基础;
重点解析强迫症、物质成瘾等相关精神疾病的环路机制,建立影像学指标评估优化认知行为、药物以及深部脑刺激等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利用基因编辑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同时并行开展临床研究(包括转录组学、行为学、影像学和神经调控干预),探索模式动物-人类临床试验相互的转化路径,发展跨物种智能算法辅助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
脑科学讲座 | 学术笔记 | 研究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Brain-Research
研究所网站:http://mgv.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