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育见新闻”
节目视频
习近平总书记
作出“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重要指示两年来
各地各部门前瞻布局、科学谋划
政府高位推动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学校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改进
社会协作格局日渐完善
如何进一步增加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如何布局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育见新闻”专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王学男
育见新闻:当前深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对于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有什么意义,有哪些亮点措施值得关注?
王学男: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面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面对科技变革和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发挥的支撑性和战略性的作用越发的明显。此次会议上的亮点非常丰富,一是大科学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这标志着我们在科学教育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二是学校更加重视实验教学和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三是我们在课程和资源的配置上更加丰富和完善,同时发挥了地方主体的自主性作用,使得科学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四是我们对科学教育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改变,从只注重分数或结果性的评价转向了过程性和探究性的增值性评价,这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五是教育数字化与科学教育结合更加紧密,它将进一步推动科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育见新闻: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重大决策部署的推进实施,在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工作中,还有哪些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值得关注?
王学男:中小学科学教育正在从单纯的课程转变为育人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整个课程体系的变革。当前面临如下挑战:
一是师资问题:在现有编制不增加的情况下,如何配置更专业、学历和学位符合要求的教师是一个难点,需要学校和地方发挥实践智慧。
二是课程资源有限:由于区域差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如何有效配置这些资源是一大问题。
三是协同机制缺乏:校内科学教育和校外科普教育难以联动,科普教育多呈点状、散状,缺乏系统化的整体教育。
四是评价方式:如何识别并培养创新人才,同时具备国际视野,与国际接轨,是亟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育见新闻:中小学科学教育正迎来难得历史机遇。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在未来着力提升中小学生哪些方面的科学能力和素养?
王学男:中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能力素养,更多地在于启蒙科学精神,科技报国的情怀,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价值观的层面赋予他们科学的灵魂。第二个是他们的科学素养也是很重要的,这里面包括知识、技能,甚至是包括他们研究科学的方法。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基于真实的问题,来探究他们想做的研究,并且能亲历研究的过程,真正基于自己深度思考和链式问题进行探究实验。
育见新闻:科学教育更多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如何教好是尤为关键的,这样的一堂科学教育课如何能够入心入脑入行动,相应的师资怎么解决?
王学男:在现有师资有限的条件下,课程和资源环境设施的供给是对孩子和老师最好的支撑。强课程,可以为老师提供指引,让他们在有效的课程和资源的引导下进行科学教学。学校需要提供充足的课程供给、资源供给以及条件设施,如专用实验室和充足的耗材。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不敢使用实验器材,担心损坏或经费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打破这些桎梏,让孩子不断试悟、犯错,触发他们的身体多个感官同时学习,以实现深度学习和理解性学习。此外,中小学阶段最薄弱的是小学阶段,因为中学已经分科,理化生老师非常专业。小学阶段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方式,因此要针对现有小学科学教师的弱点进行系统的培训,转变培训方式为工作坊式,让科学老师们在实践中学习,甚至可以走进科技企业或物理化工厂去学习,以更好地带领孩子们体验科学。
育见新闻: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在探索中不断推进数字赋能科学教育,您如何看待科学教育对于促进科学发现和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
王学男:首先数字化可以提供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数字化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如VR技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微观世界和宇宙宏观的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第二是辅助教学,大模型等数字化技术可以作为教师的助手,辅助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基于问题链的教育方式下,大模型可以扮演数字教师或辅助教师的角色。第三,破解科学教育评价难题: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破解科学教育评价中的一些难题,如通过数字化的方式采集数据,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进行个体跟踪式的评价记录,也可以纵向的全国比较。最后,教育数字化可以弥补科学教育区域差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科学教育资源,特别是对乡村地区或中西部地区,弥补了区域的差异。数字化技术打破了原有的时空局限,形成了新的创新机制。
播出安排
洞察时代,育见未来。《育见》,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每周一至周五19:45播出。
该栏目以“高远立意、高端布局、高度关注”的理念,关注国计、关注民生,把握时代脉搏,解读政策动态,构筑教育政务服务新通道,搭建教育政策解析新平台。
编辑 | 张飞 张澜深
美编 | 佳卉
责编 | 晓平
审核 | 戴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