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太行山上,瓦日铁路犹如一条金色的丝带,在崇山峻岭间缓缓延伸。一列满载煤炭等货物的列车畅行其间,沿太行山蜿蜒千余米。
瓦日铁路西起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瓦塘镇,东至山东省日照港,全长1260多公里,穿越晋、豫、鲁3省,与京广、京沪、京九等7大干线铁路互联互通,是我国首条一次建成的承载30吨轴重车辆的重载铁路,也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运输通道。
近日,瓦日铁路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年间,瓦日铁路货运量不断增长,累计运输货物突破6亿吨,有效保证了能源运输安全,促进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万吨列车,注重科技赋能,发挥绿色低碳运输优势,使瓦日铁路真正成为一条重载铁路、绿色铁路。
万吨列车开行的“试验田”
强化扬尘治理 推动“公转铁”
1月2日,一列满载5000吨煤炭的列车在瓦日铁路长子南站装车点完成装车后,每节车厢煤炭的顶层都加盖了一层“绿色篷布”——煤炭抑尘液。“通过喷洒抑尘剂,在煤炭表面形成一定厚度和强度的固化层,能有效地减少列车运行中的扬尘污染和损耗。”长治物流中心长子南营业室货运主任李名驹说。
瓦日铁路是西煤东运的大通道,主要运输煤炭等大宗货物。为减少煤炭运输对沿线环境的影响,郑州局集团公司大力推广煤炭抑尘技术,强化瓦日铁路扬尘治理,在长子南装车点、鹤壁时丰装车点建设固定抑尘站,并根据作业条件,安排移动抑尘车服务小型装煤作业点,确保煤炭运输抑尘100%全覆盖、抑尘作业质量100%全达标。
瓦日铁路作为电气化铁路,基本实现零污染,是绿色交通工具的代表。近年来,郑州局集团公司主动拜访瓦日铁路沿线各级地方政府,围绕推进“公转铁”运输、公铁联运以及专用线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地方更多政策支持,推动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的“公转铁”;积极走访瓦日线沿线的厂矿企业,规范铁路和专用线企业对外收费,优化过轨运输和费用清算等规则,推进专用线共建共用,降低铁路运输费用,为推进“公转铁”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 | 中国交通报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