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丨赵占良:浅议如何用好新教材

教育   2024-08-27 10:39   陕西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颁布,与之配套的新教材也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充分发挥新教材的育人功能,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中学生物教学》在2024年第5期和第6期连续刊发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前副总编辑赵占良老师的两篇文章《浅议如何理解新课标》《浅议如何用好新教材》,旨在帮助广大生物学教师理解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做好教学工作。

浅议如何用好新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100081)  赵占良

摘  要  从教材编者角度,对如何用好新教材提出以下建议:用好教材的引言,以真实的情境导入教学内容;利用教材中学生活动栏目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实践活动;利用教材中的作业系统,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思维训练;灵活运用教材中其他栏目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重视教材中的“单元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梳理所学内容;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关键词  教材使用;栏目;版块;核心素养

今年秋季学期,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编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教材”)将投入使用。如何用好新教材,充分发挥新教材的育人功能,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教材使用常常存在一些误区。例如,只重视具体章节的正文内容,将教材中单元和章的引言、单元小结、思维训练等内容束之高阁;以教师讲解代替学生对教材中事实性资料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做大量的教辅题目,而将教材中的练习题弃之不用等。这些做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未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中各个栏目、版块的设计意图和功能。下面谨从教材编者角度提出一些教材使用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1  用好教材的引言,以真实的情境导入教学内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单元、每章和每节的教学,导入环节十分重要。应通过真实、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材在单元首页、章引言等版块和每节的《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中都创设了问题情境。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情境素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教师搜集的素材,设计和实施导入环节的教学。

单元应有单元的导入,章和节应有章和节的导入。有的教师仅注重节的导入,不重视单元和章层面的导入,教学中往往将教材中的单元引言、章引言撇在一边,直接导入第一节的教学,这样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一个单元或一章的内容,也不利于落实“内容聚焦大概念”的理念[1]。教师可以在单元或章的导入环节,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素材,提出本单元或本章的中心问题,这些问题是指向相关大概念或重要概念的,由此开启一个单元或一章的教学。

在单元导入环节,可以将单元首页《一起去揭秘》栏目中的问题有选择地提出几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章的导入环节,可以利用章引言提供的科学故事,让学生领略科学家研究相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习本章的兴趣,同时提出一两个本章的中心问题。

在节的导入环节,可以利用《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应当注意的是,这只是导入环节激活思维的小活动,提出的讨论题并不需要学生马上讨论出完整、准确的答案,有的问题需要学完本节内容才能较好地回答,这个小活动能起到思维热身的作用即可。

2  利用教材中学生活动栏目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实践活动

通过探究类活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发展核心素养,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材中探究实践活动设计的主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各活动栏目的设计意图,安排丰富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落实“教学过程重实践”的课程理念[1]

对《观察·思考》栏目的活动,教师应尽量提供实物、演示实验等,也可以提供视频、图片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有关问题来得出结论,建构概念。

对《分析·讨论》栏目的活动,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图文资料,再根据资料思考和讨论有关问题,进而建构概念。这里请老师们注意两点:第一,这些图文资料是支持概念建构的事实性资料,它不是概念本身,而是建构概念的“脚手架”,一般是不需要学生记住的;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发展学生基于证据和逻辑的科学思维。

对《实验·探究》栏目的活动,教学中应根据它是“实验类”还是“探究类”的活动,来确定教学策略。“实验类”的活动,要提供完备的材料用具,讲清楚实验的方法步骤,不需要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类”的活动,应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包括设计实验)、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注意教材中这类活动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材料用具,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等。

对《综合实践项目》栏目的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包括完成何种物化产品。可在教材提供的所有项目中选择若干,所占用的课时数应不低于本门课程总课时数的10%,有些活动还要占用一定的课外时间。课上应重点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设计、优化、某些动手操作、展示交流和评价等环节。评价环节可参照教材提供的评价要点或表格,制订细化的评价量表,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并且作出教师评价。

3  利用教材中的作业系统,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思维训练

教材中的作业系统主要包括各节的习题、部分节的思维训练、各单元的《复习与提高》。这些作业能在课上完成的,应尽量在课上完成。要正确处理教材上的作业题与教辅题目的关系,优先确保教材作业的完成。还应注意作业的层次性。概念检测等基础性习题是全体学生必做的,拓展类习题供学生选做。当然,如果任教班级的学生能力水平较高,将教材中的作业都作为必做的,也是可以的。应特别关注拓展类习题在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态度责任等方面的重要功能,鼓励学生选做,有的习题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教材中安排的《课外实践》也是供学生选做的作业,应鼓励学生在课外完成。

4   灵活运用教材中其他栏目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中除上述探究实践活动栏目外,还在副栏安排了《旁栏思考题》《小资料》《想象空间》等小栏目,在节后安排了《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技术·社会》《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课外阅读材料。这些栏目的内容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态度责任等都有重要价值,可鼓励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根据课时情况,有的内容也可以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5   重视教材中的“单元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梳理所学内容

“单元小结”版块呈现的概念梳理图解,对于学生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有重要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填写图解中所留空白,以此来复习所学概念,强化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其他形式画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解(概念图、思维导图等)。

“单元小结”版块呈现的素养表现评价表,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所对应的具体行为表现,列出了评价要点。评价要点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描述”的设计思路和内容要求,表述为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展现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行为表现,而不是抽象地列出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评价要点的这一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此基础上作出教师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现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1]

6  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但不是唯一材料。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应当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6.1   适当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中反映我国生物科技新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动植物资源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很多,但这些内容时效性很强,教师应密切关注这些方面的最新进展,及时将反映最新进展的资料补充到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述光合作用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等内容时,可补充介绍我国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的新进展、当地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新举措和新成效;教材中介绍了许多我国科学家的故事,但由于篇幅所限,介绍得比较简略,教师可以搜集资料,补充介绍更为生动、具体的细节,也可以补充介绍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案例和重要成果。对于教材讲述的知识性内容,在教学中也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进行适当调整,课堂上不必面面俱到地讲授,有些浅显的、扩展性的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鉴于教材单元和章节之间的逻辑性、递进性,每个单元和每章内容的整体性,对单元和章的顺序一般不宜做大的调整。

6.2   创设更加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

教材在单元、章、节创设的情境可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师还可以参照课程标准中的“情境素材建议”和教材中创设情境的思路,创设更加生动有趣的情境。例如,联系身边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和具体案例,联系科学研究案例或科学家的故事等。教材中的课外阅读材料,也可用作创设情境的素材。教学中还应注意探查学生的前概念,针对前概念中的不正确之处或错误概念,在呈现情境后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学生建立科学概念打基础。

6.3   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探究实践活动

教材所设计的探究实践活动,本着效果明显、简便易得、低成本等原则,列出了许多实验材料,但对一个特定的地区而言,可能还有更合适的材料,教师可在课前进行实验探索,选择更合适的材料用于实验教学。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设计不同的方案进行探究实践。特别是跨学科实践活动,教材在活动指导中给师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有赖于老师们发挥创造性,引导和组织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丰富多彩的创意,形成精彩纷呈的物化成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6.4   编创情境化、训练思维、提升素养的习题或试题

在学生完成教材中的作业、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可以广泛搜集素材,适当编创一些体现概念检测、知识迁移、改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境化习题或试题。

6.5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提升教学有效性

纸质教材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是静态的、平面的,在动态、立体地呈现生物学内容方面具有天然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搜集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数字教材和其他数字化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生动、更真实地展现生命世界,展现生物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关键词阅读

征稿细则红烛公益官网打假卷首征稿

赠刊赠人丨卓越会员了解我们选题策划

淘宝店铺常见问题过审秘籍知网搜索

编辑:刘亮岐
审核:雷利平
终审:雷园园

请点在看

↓↓↓

陕师大中学生物教学
《中学生物教学》是教育部主管,陕师大主办,2021年版北大核心中等教育(生物)唯一入选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是生物教学的帮手,中学教师的良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