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勇、丁、卒”,一字之差,地位却天壤之别

百科   2025-01-25 08:01   江苏  

虽然没有生活在清朝,但从历史资料和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士兵衣服上总会绣一个大字,有的是“兵”,有的是“勇”,有的是“丁”,有的是“卒”,让人满脸疑惑。

到底这四个字有什么意义,代表的地位和待遇有什么区别?


兵——正规士兵且待遇优渥

众所周知,清朝的军队主体,是嫡系的满族八旗,入关以后,才发展扩大汉族八旗,以及一部分绿营兵。他们都是名义上的正规军,用于作战的军队。

作为正规军,八旗兵、绿营兵与其他兵种的区别,在于胸前的印字——“兵”。作为唯一直接作战的力量,在待遇方面,“兵”是最优厚的,他们每月正常领取俸禄,还有任务补贴等额外薪酬。

但是,作为清朝唯一明确的直接作战群体,他们的训练任务也相当繁重。

在“兵”这个群体中,仍然有一些“不成文”的等级关系。清朝是满族人的天下,满族八旗“兵”理所当然的享受着最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其次是汉族八旗“兵”,最低级是绿营“兵”。


“兵”,在整个清朝时期数量并不多,只控守着一些战略要地,并围绕着皇城分布,不能覆盖整个国家。

国家的大部分地区,还是以自建的武装力量为主,实现区域的武力控制,这些自建武装力量中的士兵称为“勇”。

勇——预备士兵且没有保障

有的士兵衣服上绣着“勇”字,他们是地方政府招募集合起来的一支武装力量,也就是所谓的乡勇兵。

在清朝的前期,乡勇兵属于预备队,并没有发挥过多实质性作用,平日里他们以耕作生活为主,偶尔集合起来开展一些必要的军事训练。

正因如此,乡勇兵的地位不高,且待遇很一般,在清朝的后期,正规军的“兵”骄奢淫逸、不重视军事训练,战斗力急剧下降。

当太平天国运动发起,正规军根本没有抗衡之力,短期内就失去大量土地。

于是,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在各自属地征调乡勇、开展团练、组成军队,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即便是国家危难之时,乡勇兵的粮饷都是四处筹集的,国家并没有主动负责。

由此可见,乡勇兵的地位,无论从法律层面、还是人情层面,都没有得到清朝皇家的认可。

丁——后勤士兵且待遇尚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战争中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清朝的皇帝将军们,为了建设良好的后勤保障队伍,以及顺畅的后勤保障秩序,专门设立了一个兵种——“丁”字兵。


“丁”字兵不直接参与战斗,但直接影响战局。他们负责的后勤保障、通信、运输等任务,也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前线士兵的战斗力产生直接影响。

想一想,如果前线作战的士兵吃不饱、友邻部队之间消息传递不通畅、火器的生产运输不及时,等等问题,都会导致战斗的失败将士的牺牲。

正因为“丁”字兵的作用如此重大,所以他们也是属于国家供养的正规军。但是,相比于直接作战的“兵”,俸禄和待遇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在军中的地位也较为低下。

相比与“勇”字兵,他们却有很多待遇上的优势,比如每月按时到手的俸禄和公粮、定期增长的补贴薪酬、运输搬运任务的临时补贴,还比如和“正规军”之间的流动任职等。

“丁”字兵的内部,也有很多层级划分。最高级的要数库丁,负责管理后勤物资的仓库,这此人手握军用物资的管理调配权力,是人人羡慕的岗位。


其次还有盐丁,承担官盐的运输搬运任务;还有运丁,负责将军用物资水运、陆运至前线,并且要通过人力将物资放入库房、搬到指定地点。这几类“丁”字兵其实就是军队中的苦力。

卒——治安士兵且容易贪赃

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热闹的街区上,时不时走过一群巡逻士兵,他们排列成整齐的一列或两列,风里雨里、白天黑夜,巡察着整个城内的安全问题。

这些士兵的衣服上,赫然印着一个大字——“卒”,他们就是所谓的“卒”字兵,清朝军队体制内的又一个兵种。

“卒”字兵是一座城池、一块属地的治安军,也叫城防军,或者衙役。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巡逻维护治安、通过设卡检查杜绝潜在危险、审问审理判定违法乱纪行为,等等。


“卒”字兵不需要直接参与作战,当军队将一座城池占领后,就交由他们掌管和维护秩序。

论身份地位和工作待遇,“卒”字兵仅仅排在“兵”的后面,属于相对地位较高的士兵,属于编制内的正式员工,待遇也相对较高,薪酬处于整个社会的中上层。

根据史书记载,清朝中后期,“卒”字兵是一个“香饽饽”的职业,人人趋之若鹜。但一个人想成为“卒”字兵,不仅要有能力,还必须有一些家庭背景。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中国人最熟悉也最向往的两个字——油水。因为掌管着社会治安,手握执法权,破坏社会治安的“坏分子”们就得想尽办法去讨好、去贿赂。

在这样的情况下,“卒”字兵的收入就成倍的增加。利益的诱惑下,绝大部分都想着去同流合污,攫取利益,整体的“卒”字兵团体日益败坏。

综上所述,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勇、丁、卒”,一字之差,地位不同、待遇不同、阶层也不同,是封建社会阶级划分在底层军人群体中的现实体现。

图文分享自:阁语花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原作权利,请联系删除

注: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兵器名:匈奴武器    戚家军    明朝火器    西方长矛    枪和矛    盾牌文化   刺刀     方天画戟    马镫    中国骑兵    保安腰刀    白起    战车     铁尺   军刀   八面汉剑    日本军刀

冷兵器情报局
探索中华中华上下五千年冷兵器、世界冷兵器之谜;解密流传百世的名刀名剑、锻造工艺、军品、武术格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