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短剑的演变史,从短剑到长剑

百科   2024-12-22 08:00   安徽  

古罗马军队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进,这种改进包括战术、战略和技术。所有能让士兵在战场上获得优势的东西都会受到热烈欢迎,作战经验的增加,其步兵的装备也在不断变化。

罗马短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它在战斗中不再具有以往的优势时,它就被放弃了,取代它的是长刃的斯巴达剑。罗马步兵武器的变化揭示了罗马兵团战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现在来看,罗马短剑是罗马军队中的典型武器,从长官到士兵,都对其青睐有加。它无处不在,一个罗马士兵身边没有一把罗马短剑是难以想象的,这把剑最适合在战场上与敌人格斗。不过,在罗马长达 900 年的历史中,它并不是罗马步兵最早使用的武器,也不是唯一使用的武器。

罗马军队最早出现在大约公元前 6 世纪中叶,当时罗马只是众多意大利城邦中的一个。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公元前 4 世纪以前的历史在可靠性方面很成问题。在此之前,罗马的军事能力可能仅限于以部落为基础的战争。军队并非由职业军人组成。军队以重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在早期,没有独特的 "罗马 "短剑。士兵们可能采用了与古希腊跳马相同的装备,这种短铁剑一般长 18-24 英寸,被称为 xiphos,是一种双刃、平直的单手剑,其整体设计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至少在两个世纪中,xiphos 剑一直是罗马步兵的首选兵刃。

罗马人采用 xiphos 剑表明,他们早期喜欢的战斗风格与希腊人相似。剑主要用于在战场前线刺杀敌人,而不是用于空地格斗或一对一战斗。这种武器适用于像罗马军团那样以密集队形作战的有组织军队。早期罗马军队装备了两个多世纪的xiphos 短剑为。不过,它最终还是过时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最具标志性的罗马短剑。

虽然罗马短剑与罗马军队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它的起源却在别处。实际上,它是由伊斯帕尼亚(现代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葡萄牙)的凯尔特人的武器发展而来的。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 218-201 年)期间,罗马人在战场上遇到了格拉迪乌斯剑,当时为迦太基军队服务的凯尔特人士兵使用了这种剑。罗马人发现,格拉迪乌斯剑既可以进行刺击也可以进行砍杀,所以它比西波斯剑更适应复杂的战场情况。

西班牙铁器时代科戈塔斯二世文化的一把剑

可能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这种剑被罗马军队迅速采用,并被称为 "西班牙式剑"(gladius Hispaniensis)。它的长度与西波斯剑大致相同,最初为 24-27 英寸,是一把可以单手挥舞的双刃剑。他既可以快速适应罗马军队,又不会改变罗马士兵的使用习惯。它由钢制成,因此刀刃质量更高。罗马短剑的制造也更简单,可以用单块钢材制成,再加上钢制横截面和木制剑柄,使其更易于挥舞。

事实证明,罗马军队采用伊斯帕尼西亚角斗士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短短几十年间,其卓越的技术为罗马军队在战场上带来了军事和心理上的优势。例如,罗马历史学家李维(Livy)描述了罗马士兵使用这种新武器所能造成的伤害,包括将敌人开膛破肚、切断四肢、劈开脖子或脑袋。在西班牙(巴伦西亚的 Cerro de la Cruz)的几个考古遗址中发现的残缺人体遗骸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武器所能造成的伤害。

伊斯帕尼亚角斗士

对于只习惯于用长矛和箭进行作战的敌人来说,罗马短剑所能造成的伤害一定是非常可怕的,罗马人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种高效的武器显然遇到了一支可以充分使用它的军队。从此,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罗马军队的首选利剑。

罗马短剑非常受欢迎,以至于它被刻画在许多军人的墓碑上,在当时,只要死者足够富有,就会在墓碑上刻上罗马短剑的图像,在死者墓碑上罗马短剑的图像比其他任何罗马武器都要常见。喜爱这种武器的不仅仅是士兵,还有军官。在哈德良长城上的文多兰达堡垒(位于现代英格兰北部),人们还发现了木头制成的罗马短剑玩具,这也许是为了鼓励男孩们日后成为士兵而送给他们的。

公元 30 年左右出生的罗马军团士兵 Quintus Petilius Secundus 墓碑上的格拉迪乌斯盾。

公元前 1 世纪末,随着罗马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建立帝国政权,标志着后帝国时期的到来,罗马军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他用职业军队取代了共和国时代的征兵制度,士兵应征入伍的期限固定,如果他们是公民,则应征入伍至少 16 年,后来改为 20 年;如果他们是非公民,则应征入伍 20 年,后来改为 25 年。这些服役期远远长于共和国的典型服役期(6 年),不过也可以使士兵们能够更加有战斗经验。

罗马人可能已经在格斗剑上找到了他们的完美之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改进的必要。到公元前 1 世纪末,西班牙短剑已经让位于一种新的角斗士剑变体,今天被称为美因茨类型剑,因发现该类型的德国城市而得名,很可能在古代就已大规模生产。

美因茨式角斗士剑

这种角斗士剑比其前身短,典型的刃长为 19-21 英寸,特别适合罗马当时面临的新型战争。在之前的几个世纪中,罗马军队主要与其他有组织的军队进行决战,这些军队由以地中海为基地的有凝聚力的王国或国家组成。但到了公元前 1 世纪晚期,罗马的扩张已经转移到了北欧,在那里他们面临着更多与部落武士队伍的非正规冲突。坑道战让位于伏击战和小规模战斗,这种战斗通常是在困难的森林、沼泽或不平坦的地形中进行。

罗马军队必须适应这些新的战争环境。因此,将格斗士的剑刃变短,剑的整体重量变轻,使战士的操作更灵活,并且可以在他们新战斗地形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例如,一位名叫日耳曼尼库斯(Germanicus)的罗马指挥官就指出,格斗剑非常适合在北欧的森林和灌木丛中作战,并表示,格斗剑给他们带来了明显的优势。

虽然剑是功能性物品,但仍有装饰的余地,尤其是在剑鞘上。从美因茨附近的莱茵河畔出土的所谓 "提比略之剑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后来被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这把剑的剑鞘也保存了下来,剑鞘上装饰着奥古斯都皇帝扮演的朱庇特神的场景,上面描绘的场面是他的继子和继承人,未来的皇帝提比略正在向他赠送象征军事胜利的礼物。剑鞘上华丽的装饰使其被认定为是一件有纪念意义的物品,由军官委托制作或为其制作,以纪念一次重大胜利,同时在其他地方发现的类似华丽剑鞘的碎片表明,很多士兵可能拥有装饰性的剑鞘--只要他们买得起。

大英博物馆展出的 "提比略剑"。

美因茨角斗士剑从公元前 20 年一直使用到至少公元 40 年代,因为在英国发现了与公元 43 年罗马入侵有关的遗迹。不过,当时已经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角斗士剑,它将成为所有角斗士剑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到公元 1 世纪中叶,美因茨式角斗士剑的受欢迎程度已被庞贝式角斗士剑所取代,现代历史学家因在这座著名的火山之城发现了四把庞贝式角斗士剑而将其命名为庞贝式角斗士剑。在公元 60-61 年不列颠的布迪肯人起义时,这种剑已经开始使用,而且在美因茨式剑被淘汰之前,这种剑可能已经与美因茨式剑同时使用了。

庞贝古罗马角斗士剑延续了美因茨式角斗士剑的特征,不过其剑身更短更轻,约为 18-20 英寸。它的剑身也比以前的剑窄得多,生产时需要的铁减少了 10%-20%,这大大节省了经济成本,同时也使剑变得更轻。

s庞贝古罗马角斗士的复制品。

这种角斗士剑特别适合从密集的战线上刺伤对手。这一时期的军事主题浮雕主要表现的是士兵在战斗中用剑刺向对手。这些浮雕还表明,这一时期的许多士兵都在剑臂上穿戴分段式盔甲,这可以保护他们身体的重要部位,不过之前的防护却很脆弱,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倾向于低刺而不是大范围砍杀。

角斗士也使用庞贝角斗士剑。这把剑成为以刀为武器的格斗士的首选。角斗士们展示了角斗士刀对战线外战斗的适应性,尽管角斗士刀可能造成的毁灭性伤害导致竞技场内伤亡惨重。

几个世纪以来,角斗士一直为罗马军队提供着良好的服务,但最终它已不再适合罗马所面临的战争类型。到了公元 3 世纪,格拉西乌斯剑逐渐让位于斯巴达剑,后者是一种长达 20-31 英寸的直长剑。

公元 1 世纪,来自北欧的辅助士兵,尤其是骑兵,就开始使用这种长剑,因为它的长度和适合砍杀步兵敌人。但到了公元 2 世纪晚期,spatha 也被用作步兵剑,这表明这一时期罗马战争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罗马时代的重演者手持仿制的罗马晚期盾牌

古代没有关于长剑取代格斗剑的原因的描述,甚至今天也不清楚其具体原因。更长的剑身为罗马展示在与敌人作战时提供了新的优势。此时,战争对象主要集中在北欧,包括从帝国东部入侵领土的新民族,如哥特人,或者是帝国内部接连不断的内战。罗马人的战争不再是在荒凉的地形上进行小规模的战斗,而是再次需要与有组织、有能力的敌人(包括其他罗马人)进行大规模的战斗,这些敌人使用步兵和骑兵来对付罗马人。罗马人的整个作战方式不得不再次改变,他们用来作战的武器也是如此。

此时,罗马士兵已经在头盔上安装了防御性护颈,这就要求他们以直立的姿势作战,这很可能适合使用较长的刀刃。公元 4 世纪历史学家维吉休斯(Vegetius)的著作里描写,在他的时代,罗马士兵在战场前线作战时两人的间距更大,这也有利于使用更长的兵刃--但间距增大是因为采用了斯巴达长剑,还是因为间距增大才采用了斯巴达长剑?

在这种新的战争中,一种仍能在前线刺杀或砍杀,但距离稍远的兵刃比角斗士更适合使用,因为角斗士需要士兵非常接近敌人。角斗士剑成为只有轻装步兵才能使用的剑。然而,斯巴达剑在剑对剑的格斗中并不是特别有效,出土文物表明,如果斯巴达剑经常与另一把剑相撞,就很容易折断。一位罗马历史学家还认为,这种撞击同时很容易使剑变钝。

罗马骑兵重演者佩戴仿制的 斯巴达。

在军事问题上,罗马人是终极实用主义者,只要能在战场上获得最大的胜利,他们就会采用任何军事技术。罗马步兵剑的演变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短剑最符合他们的需要,它从塞尔提亚人那里汲取灵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本身也经过改良,变得更短更轻。但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短剑使他们不堪一击,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步兵们开始使用以前只有骑兵才使用的较长的斯巴达剑(spatha)。

正是这种适应性使罗马军队在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成为一支卓越的军事力量--士兵们获得了打胜仗所需的武器。

图文分享自:烟波钓叟26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原作权利,请联系删除

注: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兵器名:匈奴武器    戚家军    明朝火器    西方长矛    枪和矛    盾牌文化   刺刀     方天画戟    马镫    中国骑兵    保安腰刀    白起    战车     铁尺   军刀   八面汉剑    日本军刀

冷兵器情报局
探索中华中华上下五千年冷兵器、世界冷兵器之谜;解密流传百世的名刀名剑、锻造工艺、军品、武术格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