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头刀,刀体沉重,刀身宽,刀背略弯,刀尖突出,刀柄弯曲,刀柄处雕有鬼头,相当锋利,斩金切玉。刀背有一圆口,造形特属,多于刀身上刻有专有的造形物。鬼头刀袤方,背厚面阔,分量笨重,宜于劈砍,所以最合于杀头。金庸笔下也提到了此刀,此刀属于冷兵器。
▲ 抗战大刀也属于鬼头刀
▲资料图:西人著作中所绘的鬼头刀
▲资料图:西人绘画中表现的“处斩”
兵器世界亦如同江湖,有英雄好汉,也有地痞流氓。像鬼头刀这种刀,就算得上是刀中泼皮了。
此刀一般属于民间私造,登不得大雅之堂。故使用此刀者,除刽子手外,便多是打家劫舍的盗匪,拦路剪径的山贼。所以,不论是在故事或传说中,也没有哪位英雄好汉是用鬼头刀作兵器的。显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明代鬼头刀
鬼头刀冷兵器延伸的其他含义
一些用具、一些角色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在历史中湮没,但或多或少会留下些蛛丝马迹。假如你到西南地区,偶尔会听到“鬼头刀把”这个很奇怪的词儿,在古代,它是个名词,有着具体的物体指向:那种比较泼皮的鬼头刀;而现代,它早已脱离了主体,成了形容词,融进当地的日常用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某些人,他们通常用“鬼头刀把”四个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鄙视。比如,从前那些身穿长衫,手摇折扇,戴一付金丝眼镜,以笔代刀杀人的黑心师爷,还有帮洋鬼子出主意欺负中国人的买办之类的人物。
从鬼头刀的兴衰,衍生到语言外延的延长,中华悠久的人文历史,尽管只是其中很小一个点面,也总会在一些地区,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并在不经意间闪现。如果遇上愿意深究刨根的人,顺着语言外延那一丝缝隙,深入到历史深处,准会惊叹:原来我们现在的生活,仍紧挨着老祖宗们的生活。
注: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兵器名:匈奴武器 戚家军 明朝火器 西方长矛 枪和矛 盾牌文化 刺刀 方天画戟 马镫 中国骑兵 保安腰刀 白起 战车 铁尺 军刀 八面汉剑 日本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