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铭记历史精神
1958年5月,黄河水源地工程开工,是包钢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工程包括在河中心建设两座进水口,以及进水口以下的暗渠、沉淀池、泵站和通向厂区的输水管线等工程。由于工程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仅仅依靠包钢自己的施工力量是很难完成的。经过上级协调,铁道部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建筑工程部的上海基础工程公司、交通部内蒙古航运局等单位以及包钢一公司一工地的4000多名职工陆续汇聚到黄河昭君坟渡口北岸。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早日建成包钢水源地工程,让新中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的包钢早日出铁、出钢,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正是在这个共同的目标指引之下,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协作、互相谅解,充分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1958年8月,包头地区连降大雨。8月7日晚上,暴雨如注。黄河工委书记林光从南排打来电话,安排部署防洪工作。电话还没有说完,电话线就断了。接着,电也停了。工程处负责同志立即决定,按照既定计划,所有人员立即冒雨进入防洪岗位。当时,水源地工程处的临时工棚和施工材料、机具仓库设在黄河北岸,四周都有堤坝保护。
当晚10点钟左右,山洪从北面冲下来,12点钟左右,水位距离堤面只有10公分左右了,大大超过了黄河水位,而且还在继续上涨。洪水越来越猛,再不采取措施,就有漫过堤坝的危险。指挥部当即决定,将工棚区北面堤外黄河东岸的堤坝扒开,把北面来的洪水引入黄河,以缓解北面洪水对工棚区的威胁。凌晨3点,北面堤坝外面的水位明显降低了。为了防止黄河水倒灌,凌晨5点,指挥部又决定堵住黄河东岸的缺口。整整一夜,大家冒着倾盆大雨,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完全顾不上白天的劳累,有的搬运沙袋,有的泡在水里加固堤坝,4000余名职工全部坚守岗位,没有一个人临阵退缩。第二天早上,雨停了,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临时工棚区保住了,施工材料、机具保住了,人员保住了,这时候大家才感到又渴、又饿、又累、又困。由于这次洪水太大,黄河水源地至南排的电话线被冲断,公路被淹没,四周一片汪洋,黄河水源地工地成了一座孤岛。这场洪水来势之猛,危害之大,是百年不遇的。当时正在修建的包兰铁路和包白铁路的桥梁、涵洞,很多被洪水冲垮,连刚刚建成的昆都仑河中桥,也被洪水冲垮了。
#领导心系职工#
在这样严重的洪水灾害当中,地处黄河岸边的黄河水源地工地受灾情况如何?工棚区进水了没有?4000多名职工都安全吗?包钢和包头市的党政领导同志实在放心不下。包头市委给党中央发了电报,请求派飞机支援。党中央立即派了一架小型飞机,包头市市长李质乘飞机到黄河水源地工地上空视察。当他看到临时工棚区周围虽然仍是一片汪洋,但四周的堤坝完好无损,棚区内没有进水,职工们还在正常活动,防汛职工仍然坚守在堤坝上,悬着的心才放下。包钢为了保证职工的安全和生活,立即抢修南排至水源地的通讯和交通。三天以后,中断的电话接通了,道路也抢修通畅,汽车陆续把生活用品和施工材料源源不断地运了进来,水源地保卫战取得了最终胜利。
图文| 炼钢厂
编辑| 霍嘉旭
初审| 张 岩
二审| 渠剑堃
终审| 综合部(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