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时期(1953年-1965年)
奠基与起步: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破土动工,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7月13日,解放CA10型载重货车驶出工厂,成为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轿车试制:1956年5月,一汽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8月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1958年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1959年,第一批红旗72型轿车参加了国庆游行和阅兵,并成为中央部委领导的公务用车。
成长时期(1966年-1980年)
二汽及其他车企建设:1964年,国家确定在三线建设以生产越野汽车为主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以自己的力量设计产品、确定工艺、制造设备、兴建工厂的纪录。四川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也分别在重庆市大足县和陕西省宝鸡市兴建和投产。
车型拓展与生产热潮:上海汽车厂批量生产了上海牌轿车,逐渐形成5000辆的年产水平。矿用自卸车成为重点装备,上海32吨、天津15吨、常州15吨、北京20吨等电动轮矿用自卸车也相继试制成功投产。由于全国汽车供不应求,国家再次将企业下放给地方,造成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二次热潮,但也存在低水平重复生产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1990年)
合资合作开启:1983年,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合资车企。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开启了以市场换技术的阶段。
技术引进与消化:通过与国外车企合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率在1997年达到90%,奥迪100国产化率达到93%,捷达超过84%,神龙富康超过80%。
快速发展时期(1990年-2000年)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1994年,国务院出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鼓励轿车消费,注重技术引进,规范产品认证,并提出带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一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
自主品牌萌芽:1997年,吉利进入汽车行业,1998年,吉利首款量产车型吉利豪情上市;几乎同一时间,奇瑞汽车在安徽芜湖创立。
入世后的发展(2001年-2010年)
市场开放与机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旺盛的民间汽车消费市场被激发,为国产汽车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吉利、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迅速成长。
新能源汽车起步:2001年,国家“863”科技计划投入大量研发经费,确立纯电动、油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以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动力总成三种横向共性技术,奠定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三纵三横”的产业格局。
新能源汽车崛起时期(2010年-2020年)
新能源汽车发展:从2014年开始,中国对电动汽车的投资迅速加码,短短几年时间,催生出了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掌握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
自主品牌提升:自主品牌汽车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逐渐打破了外资品牌和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垄断地位,长城、吉利、比亚迪等品牌在SUV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弯道超车时期(2020年至今)
新能源汽车领先:2022年3月份,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具备了足以与燃油车分庭抗礼的实力。截止2023年6月份,国内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到35.1%,中国新能源销量占全球60%以上,其中自主品牌贡献了80%以上的销量。
出口增长与产业成熟: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其中出口超过500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