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思论证行而不辍
专家助力未来可期
课题研究是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幼儿园不断革新、积淀成果、提升品质的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确保有序、高质量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东方郡幼儿园特邀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孙丽丽老师莅临,对我园2024年的立项课题进行中期指导。
课题负责人主要从本课题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困惑与下阶段的实施计划进行了阐述与汇报。
01
魏妮娜老师的师训课题《微复盘智术:师幼互动中提升教师提问与回应优化路径的研究》在《保教评估指南》引领下,以“回溯操盘”-“思辨复盘”-重构“优盘”的三盘路径推进,实现循环递进研修的研究工作发展情况。并提出了以下困惑:
1.概念较多,所谓复盘路径优化,智术体现等如何处理?
2.目前实践的方向点多、抓不住核心,三盘路径递进、循环的关系是否适恰?
3.最终成效回到提问与回应后,“智术“如何体现?
专家建议:
1. 聚焦“智”的内容,一般意义上的内容可以舍弃。
2. 切入点可以小一点。
02
俞振霞老师围绕区级教研课题《DF议事厅:提升大班幼儿4C能力的载体设计与实施》,从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设计,DF议事厅”三大样态、四程路径,以及当前实施情况、课题实施的下一步计划与困惑进行了汇报。
专家建议:
1. 3个厅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建议改成3个环节,做到彼此关联。
2. 阅读《教育中的思维》,参考书中关于思维的维度,提升评估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关怀性思维。
03
高萍老师针对课题《“1+4”进阶:促进家园深度协同育人的新范式研究》,围绕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框架、现阶段实施情况,提出“深度协同育人”的策略和方法。
专家建议:
1. 专家肯定该课题的实施过程很扎实,但是形式比较单一。
2. 深度协同不应该局限于家长学校,应该扩展内涵。
04
许云岚老师对其教研课题《三式渐进:基于马赛克方法助推自主游戏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实践研究》进行了阐述,由研究背景切入,介绍“全景式搜集——多角度了解幼儿”、“阶进式互动——多形式对话幼儿”、“动态式优化——多维度支持幼儿”介绍研究框架。与此同时提出困惑:
1. 现阶段的评价均指向幼儿的游戏,是否合适?
2. 针对师幼互动的评价现使用的是园本的师幼互动评价单,是否可行?
专家建议:
1. 评价聚焦游戏活动可行,游戏活动是载体,高质量师幼互动是目标,处理好目标与载体之间的关系。
2. 第三个阶段的马赛克方法体现的不够充分。
05
汪一慜老师对其教研课题《“多塔膳管会”:医育视角下中班幼儿饮食习惯养成的新载体研究》实施的意义、目前实施的进程,进行汇报。
专家建议:
1. 实施策略要凸显儿童视角。
2. 进一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修改,比如“一月一话题”等。
01
郭楠楠老师依托《保教评估指南》为背景,以“经验化”大于“科学性”的过程视角,以“散点化”大于“针对性”的内容视角,“形式化”大于“实效性”的结果视角作为实践背景 ,介绍了规划课题《“四微循环”:一日保教质量评价模式的园本探究》的研究框架,以一隅“微”研读、一刻“微”复盘、一点“微”教研、一履“微”实践,梳理研究的成果。
专家建议:
1. 根据四微循环中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梳理一种行动模式。
2. 评估量表的科学性可以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修改和完善。
02
吴菲老师以党团组织的“分段”、党团活动的“分离”、党团机制的“分割”剖析问题,从“年长”趋向“年轻”、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表浅”走向“深度”阐述研究意义,以“同频”引领、“同平”行动、“同评”推优三个路径,展开其专项课题《同频·同平·同评:新形势下幼儿园党团共建新路径的构建与实施》研究架构的介绍。
专家建议:
1. 东方红党建品牌和实践中的“东方红”行动重复,要厘清相互之间的关系。
2. 党团共建中的“党带团”和“团跟党”的活动形式不明显,可以按照活动的类型进行梳理。
01
袁瑜翎老师通过复盘研究背景、操作定义、实施策略等,结合案例汇报目前的阶段性情况来进行课题的研究概述,阐述了加快推进与实施、梳理结题报告的计划,阐述了其市级小课题 《三“无”友好圈:融合教育背景下提升自闭症幼儿同伴接纳质量的新载体探究》的情况。
专家建议:
1. 现有困惑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局限性。
2. 结题建议根据现有框架图进行推进,将提出的实施策略加快落实。
02
陆安琪老师从案例“误入盘丝洞”、评价工具讲述了其课题《三图·三会:提升大班幼儿叙事性讲述水平的策略研究》的进展情况,汇报了课题实施的下一步计划,提出困惑点:
1. 评价方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2. 如何体现叙事内容——叙事顺序——叙事能力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专家建议:
1. 参考《语言领域核心经验》,讲述能力的概念要进一步梳理和澄清。
2. 评价部分用教师观察表,采用赋分制的方式,让评价更有针对性。
03
彭启飞老师由“场域固化——难以满足幼儿交往需求”,“策略单一——需解决幼儿同伴冲突乏力”,“情感忽视——表达心理诉求机会较少”的实践基础,展开对其教师小课题《东方小镇:促进中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游戏设计与实践研究》的阐述。彭老师介绍了课题到目前为止的实施成果,并提出了如何完善东方小镇的评价环节,让游戏的评价更具科学性、系统性的困惑。
专家建议:
1. 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元,需要对幼儿的交往能力进行梳理,分别从几个维度来体现交往能力的发展。
2. 寻找相关理论来支持实践的科学性,在架构课题成果的过程中,与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有更多的链接。
04
陆潇涵老师结合园本化情况,对其教师小课题《SACQ囊中收入法:幼小衔接背景下促进大班幼儿高效整理的新策略研究》实践过程以“寻”为源,链接经验;以“理”为策,拓展经验;以“评”促践,巩固经验进行介绍,并提出了课题实施的下一步计划与困惑。
专家建议:
1. 实践过程中除了要聚焦幼儿园,更要重视家园协同。
2. 在第一个环节中,要特别关注幼儿的心理安全与环境安全。
幼儿园课题研究不仅是对现有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总结,也是对未来教育趋势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本次课题中期论证会,充分发挥了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既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也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信所有参与此次课题论证的成员未来可期。
【版权申明】
本文系东方郡学前教育集团原创作品,版权归幼儿园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照搬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源 于 天 性 智 美 东 方
文字 | 陆潇涵
图片|陆潇涵
编辑|陆安琪
审核|魏妮娜 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