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深化婚丧习俗改革,红白事简办树文明新风

时事   2025-01-18 15:06   安徽  
婚丧移风易俗是一项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变革。近年来,我省聚焦群众可感可及,持续深化婚丧领域习俗改革,大力推进婚俗文化场地建设和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婚事新办更有新意
今年元旦,新人徐靖、洪琪琦二人在宁国市河沥溪街道小溪口结婚登记点拿到了他们期待已久的结婚证。
“这种登记方式简约、温馨、有意义。”新娘洪琪琦表示,他们将积极响应国家的婚俗改革号召,坚持婚事新办,抵制高价彩礼,减少铺张浪费。
据悉,宁国市结合老街改造项目,在河沥溪街道小溪口区域打造结婚登记点,创新甜蜜经济新模式,用心用情培育婚俗文化新风尚,倡导文明、健康、理性的婚俗文化。
小溪口结婚登记点融入老民居特色,融合传统婚俗文化,提供簪花,化妆等特色服务。同时,结合乡村旅游工作,在云梯畲族乡千秋村、西津街道大村村、青龙乡青龙村、竹峰街道瓦窑铺村、霞西镇霞西村打造婚俗旅游线路,线路围绕爱情、婚姻、婚俗打造旅游节点,让游客驻足打卡。目前,线路各节点均已完成建设。
马鞍山市和县自2021年被确认为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来,因地制宜,推动婚俗改革落地见实效。成立“婚姻家庭辅导室”,筑起一道牢固的离婚“防火墙”,积极化解婚姻家庭矛盾。对意向离婚的夫妻进行婚姻辅导,成功率达40%以上。
为革除大操大办、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和县大力推广百姓厨房等村(社区)公益会所建设,以无偿、低偿形式为村(居)民操办婚丧事宜提供必要场所和硬件设施,培育文明新风。
其中,历阳镇双严社区阳光小区的“百姓厨房”空调、桌椅、冰柜、油烟机、消毒柜等设备一应齐全。喜事厅共三层,目前投入使用两层约1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家办喜事。只需缴纳几百元的场地费和清洁费,自己购买食材,自己请厨师就可以办宴席。对比酒店每桌平均可节约1000元,显著降低了结婚成本。
合肥市包河区、铜陵市义安区、芜湖市、滁州市明光市等地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大力推进婚俗文化场地建设,树文明新风尚。
生态安葬吹绿色新风
死亡是人生最后一件“大事”。殡葬改革,连着民生冷暖,关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我省不断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推进移风易俗。节地生态安葬得到推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殡葬新风尚逐渐形成。
去年,合肥市开展了多场集体安葬仪式,以庄严的告别仪式,护航生态葬先行者回归自然。“以往,告别仪式往往只是简单进行,但参加这次生态葬仪式,却让我深感庄重与肃穆,令人难忘。”参加生态葬的余女士表示。
近年来,合肥市践行“三变”理念,创新殡葬改革“三模式”,用先进物业管理理念,真正把公墓建优管好。通过向下拓展空间,积极探索“一墓多穴”“家庭合墓”安葬模式,在不增加土地使用面积的情况下,每套墓穴可安葬3至8位逝者骨灰。近三年,依申请改造“家庭合墓”375户。实施老旧墓区维护提升工程,优化墓区环节,新辟空间建设壁葬、花坛葬等节地葬式,激发老旧墓区发展活力,2024年,仅市小蜀山陵园就提供节地葬式1037套。
通过推行安葬有仪式、祭扫有保障、全程免收费生态安葬服务模式,引导更多市民选择生态葬,培育绿色文明殡葬新风尚。2024年全市生态安葬超600例。此外,聚焦安葬服务全流程、各环节,找准服务需求,开展业务上门、代客祭扫、志愿服务、便民班车四项便民服务,切实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殡葬需求。
比起大操大办,生态江葬更有深意。2015年以来,安庆市累计举办7届集体江葬活动,全市已有超过600位逝者的骨灰撒入长江,江葬活动辐射范围已经超出本市,不少来自郑州、合肥等其他城市的家庭也前来选择集体江葬。
此外,为办好群众“身后事”,亳州市利辛县持续完善惠民殡葬措施,落实六项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减免政策,切实减轻群众治丧负担。全县年减免殡葬费用578万元,惠及5646户。宣城市宁国市则建成省内首家“生命文化教育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构建集生命教育、家庭文化、廉洁教育、殡葬文化于一体的“大课堂”。目前,已接待参观学习3000余人次。

来源:中安在线(记者 檀美玲)

编辑:马珺

推荐阅读

 

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
安徽进入“两会时间” !会议议程、日程公布
安徽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客户端等将直播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安徽省纪委监委最新发布!

安徽日报
主流权威,引领舆论,把握全局,及时发布,关注大事,关切民生, 展示安徽形象,凝聚发展力量。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