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 辞旧迎新岁,福到千万家

时事   2025-01-28 16:07   山西  





除夕,为农历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除夕快乐









—— HAPPY  NEW  YEAR ——

29

廿七

30

廿八

28

除夕

29

春节

30

初二

31

初三

01

初四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只叫“夕”的怪兽,每到岁末便出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它,会在这天提前做好晚饭,关好门窗,一家人躲在家里吃“年夜饭” 。吃过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后来人们发现“夕”害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到岁末,家家户户就贴红春联、燃放大红蜡烛、放鞭炮,来驱赶“夕”兽。人们把这一夜称为“除夕”,逐渐演变成如今除旧迎新、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





1

贴年红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

2

年夜饭

它源自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进行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既丰富多彩又讲究意头。

3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这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是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的重要时刻。放爆竹不仅是辞旧迎新的标志,也是人们表达喜庆心情的方式。

4

守岁

又称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

5

压岁钱

长辈在除夕之夜给晚辈的一种礼物,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长。压岁钱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然后分给孩子。



除夕来

除夕到

除夕一起共欢笑

祝愿屏幕前的大家新的一年

团团圆圆 万事顺遂





除夕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重要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它是阖家团圆的时刻,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共享天伦之乐;也是除旧布新的节点,人们告别过去一年的烦恼与疲惫,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还是传承文化的纽带,通过各种习俗,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治综合广播
长治电台,生活服务,及时更新路况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