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63岁流浪汉,突然收到一笔2000美元汇款,他看到上面写着“中国南京”,不禁泫然泪下

文摘   2024-11-03 04:40   湖北  

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突然收到了一笔2000美元的汇款,他看了一眼汇款的地址后,不禁泫然泪下。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古语道出了人性中最宝贵的品质,感恩之心。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份大爱。

1937年12月,南京城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日军的炮火将这座古都变成了人间地狱。

就在所有人都想逃离这座城市时,一个德国商人却选择留下来,用自己的生命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他就是约翰·拉贝。

街道上尸横遍野,哭喊声此起彼伏。一位母亲抱着年幼的女儿,在街上东躲西藏。

突然,一队日军出现在街角。母亲吓得浑身发抖,紧紧抱住女儿。

日军士兵狞笑着走近,粗暴地抓住女孩的手臂。母亲跪地苦苦哀求,却换来一记耳光。

眼看女儿就要被拖走,母亲绝望地闭上双眼。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声怒吼划破天际:"住手!"

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外国人冲了过来,挡在母女俩面前。他用流利的日语厉声呵斥日军。

日军立刻举枪对准他,却在看到他袖子上的纳粹标志后犹豫了。

这个勇敢的外国人就是约翰·拉贝,他毅然决然地留在南京,用自己的身份作为盾牌,保护着无辜的百姓。

拉贝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明明可以安然离开。当时德国和日本是盟友关系,作为德国公民的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原来,拉贝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的孩子和孙子都出生在中国,中国人民的善良和热情深深打动了他。

面对家园被毁、亲人遇难的中国百姓,他无法袖手旁观。

拉贝联合其他20多位外国人,在南京建立了一个安全区。他们用自己的身份作为保护伞,为25万中国难民提供庇护。

安全区内人满为患,食物短缺。拉贝将自己的住所变成收容所,甚至开放自家院子让难民搭建简易棚屋。

他四处奔走筹集粮食,想尽办法保护难民不受伤害。

有一次,几名日军翻墙闯入拉贝家中,企图强暴藏在那里的中国妇女。

这时,拉贝挺身而出,用身体挡在妇女们前面。他大声呵斥日军,并指着自己胳膊上的纳粹标志。

日军见状,只得悻悻离去。 

从此,拉贝家成了难民们心中的避风港。每当有日军靠近,难民们就会吹响哨子示警。

而拉贝总是第一时间冲出来,将日军赶走。

为了记录日军的暴行,拉贝开始写日记。他详细记录下每一起案件,成为了后来揭露日军罪行的重要证据。

拉贝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1938年新年,难民们自发来到拉贝家门口,向他三鞠躬。他们献上一面红色锦旗,上面写着:"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

而这份感恩之情,也在多年后得到了回报。

1945年,二战结束。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一度被逮捕。虽然很快被释放,但他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1948年,已经饥寒交迫的拉贝一家靠野菜度日。

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后,南京市民自发为他捐款。短短几天就筹集了相当于2000美元的款项,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南京市政府还表示,如果拉贝愿意回中国,将为他提供终身免费住房和养老金。

收到来自中国的援助后,拉贝激动不已。他说:"南京人民的善举让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1950年,拉贝因病去世。但他守护南京的故事并未结束。

1997年,拉贝的日记在美国被发现并公开,这份长达2000多页的记录,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铁证。

2018年,拉贝的墓地被柏林政府列为荣誉纪念墓地,南京市政府出资修缮墓园,并支付了40年的管理费。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拉贝的孙子向中国求助,南京市政府立即筹集了大量防疫物资,送到德国。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份跨越国界、延续数代的情谊,诠释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善良和正义依然能够照亮人心。

更多精彩,点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历史小师妹  阿玲说  

鹿说故事集
专注内心的情感,用一个故事,治愈你的心灵。如果有一个故事打动了你,就常回来看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