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孔子,想说就说,从不内耗
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并非一味温和,他也曾对弟子及他人表达过严厉批评,其中不乏“毒舌”之语,但这些批评背后皆有其深刻的原则与底线。
宰予之外,冉求也是孔子众多弟子中的佼佼者,尤其在理财方面展现出卓越才能。他助力季氏积累财富,却也因此盘剥百姓,触怒了孔子。孔子愤怒地表示:“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篇》)这一举动彰显了孔子不因私情而妥协的正直。
在宋国,孔子目睹桓司马奢靡无度,为建造石椁耗费巨资,累及民众,不禁直言:“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礼记·檀弓上》)这反映出孔子对奢靡之风的深恶痛绝。
南宫敬叔以财宝换得官职,孔子同样不客气地指出:“靠财宝得官,不如速贫。”(《此处为意译,原文未直接提及“速贫”之语,但表达了类似意思)孔子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正直品德的坚持。
对于老朋友原穰,孔子亦不因其身份而有所顾忌。原穰母丧时放声高歌,又在会面时失态无礼,孔子直言不讳:“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这不仅是对原穰个人行为的批评,更是对违背礼教、无视道德底线的严厉谴责。
孔子,一个性情中人,他的每一次“毒舌”都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对道德底线的坚守。他并非无故骂人,而是当有人触碰了他的原则与底线时,才会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与批评。这些言语,虽尖锐,却饱含对正义与道德的执着追求。
“不死板”的孔子,更惹人喜爱
孔子的“幽默”值五颗星
子贡向孔子表达了想要休息的愿望,说道:“我想暂时停歇一下。”孔子则以远处的坟墓为例,幽默而深刻地回应:“你看那坟墓,高耸如山,那才是永恒的休息之地。生前何必贪恋长久的睡眠,死后自然会有无尽的安宁。”这句话,简短却富含哲理,表达了孔子对生命与死亡的独到见解。
即便是对自己,孔子也不乏自嘲之态。在郑国时,他与弟子们不慎走散,弟子们焦急寻找,最终在一位路人的指引下,在东门找到了形容憔悴、状似“丧家之犬”的孔子。面对弟子的转述,孔子非但不怒,反而开怀大笑,自嘲道:“说得没错,我确实像极了。”这份豁达与自嘲,让人不禁对孔子又多了一份喜爱。
那么,孔子是否也曾给予过弟子高度评价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一次,孔子突发奇想,问子贡:“你觉得你和颜回相比,谁更优秀?”子贡谦逊地回答:“我怎敢与颜回师兄相提并论?他闻一知十,智慧超群,而我则只能闻一知二。”这番话,不仅体现了子贡的谦逊,也侧面展现了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
天选打工人孔子
[ 中书协理事丁谦自媒体二维码 ]
认知丁谦 聚焦书法 解读行业
交流常识 深度评说 共享经典
【版权声明】
转载文字及图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点完“在看” 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