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中小学教学常规(2024年版)》系列解读(一)

教育   2025-01-03 18:59   内蒙古  

2024年9月初到12月,《乌海市中小学教学常规》(以下统称为《教学常规》)完成修订,将继续指导我市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升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结构,继而全面推动育人方式改革,实现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深入落实《教学常规》理念,体现《教学常规》的规范性和指导性,乌海市教研室将对《教学常规》进行专题解读,使我市中小学教师尽快做到准确理解、精准把握、深入落实。

《教学常规》专题解读将按照内容编排逐项展开,分为基本理念和教研制度、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及复习与监测评价、模板使用与结语等四部分。可以说,《教学常规》是针对我市目前教育教学现状,对症提出了体现领先理念、高站位备课,同时适合乌海本土、低重心上课的教学规定,既是教学的规范要求,是教师的必修课,也是教师成长的驱动力、引路者,希望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的“常规”中,打破旧知,探索新规,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教学之路。

解读一:“基本理念”为根基,“教研制度”做保障。

实践未动,理念先行。2024版《教学常规》体现了近几年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教育理念的更新迭代。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厘清基本理念,明确方向与目标。

“基本理念”部分包含三条内容,各有侧重,其中两点需特别留意:一是明确了教师的角色定位。我们知道,学习的主体、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但是如果教师还沉浸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还掌握着课堂主体的地位不肯“让位”,那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恐怕有些危机。教师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支持者”或者更多相近角色,能够肯定的是,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无论如何不能做主角,必须让位给学生,自己退到幕后做好“导演”或者其他服务工作,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合作探究,让学生参与并体会学习的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只说学生是学习主体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意识到只有自己的“退让”才会有学生“前进”的空间,教师必须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与保障。

二是做好学段衔接,让学生能够连续性、进阶性发展。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通过各种培训、实践,对核心素养的落实都有着自己的做法与心得。在自己任教的学段中能够做好做细已属不易,如果能够放宽教学视野,关注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就要求教师能够立足本学段,关注到课程要求的递进性,做到学段间衔接顺畅,具体到学生个体能够“因材施教”,保证学生持续性发展,进阶式成长。《教学常规》在“基本理念”部分扼要点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习要求,其用意在于强调学段衔接的重要性,其详细内容要结合任教学科、校情学情予以调整,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要做到小学打基础、初中重思维,高中则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好全面准备。这一点因学段学科而异,但是其重要性是贯穿学生基础教育始终的。

“教研制度”包含四、五、六三条,内容详尽要求明确,大家可以深入研读,结合校情制定相关制度。

第五条中关于集体备课的要求是修订重点。具体流程、时间可概括为“一超”“三落实”,要做到落实“备—教—学—评”一体化制度,要以单元整体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形式开展,要重视学段衔接、积极探索项目式、跨学科主题,还要组织高质量交流展示活动,形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听评课”方面,《教学常规》中要求建立听评课制度,制定考评办法;备课组每两周1次听评课,全员参与,做到即听即评,做好评议记录,分析评价结果;听课记录要全面完整,可参考第18页的模板也可自行制定;各备课组可按学段、学科特点制定教学过程实施评价标准(表)。

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而言,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可或缺,学习新理念与付诸教学实践同样重要。《教学常规》的“基本理念”指引着我们教学的站位和方向,“教研制度”保证我们深入研究教学理论并付诸实践,是我们实现育人方式改革的有力保障。

供稿:乌海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心教研室

终审:郭亚东

复审:建秋

校审:康   锋

编辑:曹婉茹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教育


市教育工委:突出政治引领,深化理论武装 以强烈的责任感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

乌海市2024年中考科目、考试时间确定

乌海市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受理举报电话公布!




乌海教育
乌海市教育动态及相关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