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博珍宝 | 战国 “王”字青铜矛

文化   2025-01-11 09:02   浙江  
善博珍宝

战国 带徽记青铜矛

 长17厘米 宽3.1厘米 厚2.6厘米

嘉善博物馆藏


这件战国青铜矛为兵器,出土于嘉善县魏塘北城门旁。其矛身修长呈柳叶形,两刃向上斜收至前锋,中间起脊,脊间有血槽。骹部有一系,上方有“王”字样铭文,矛身两面各饰有羽翼纹样。銎口呈椭圆形,侧见三角形内凹。此矛具有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青铜矛的典型特征,从外形上看,其器造型典雅,曲线柔和,纹饰精美,极具艺术性;从功能上看,矛刃锋利无比,材料冶铸精良,保存状况良好,足见当时青铜兵器制作水平之精湛。


“王”字样铭文


这一类带徽记的战国青铜矛在浙江安吉、绍兴、宁波等越地均有出土。


战国 王字青铜矛

浙江省博物馆藏


青铜矛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势衰微,诸侯纷争不断,对兵器的需求极为庞大。经过青铜时代的技术积累与发展,青铜武器的形制与工艺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铜矛便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之一。青铜矛受战争战法、地域文化、生产力及生产水平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几个不同地区出土的不同形制的青铜矛吧!


“王”字青铜矛

武汉博物馆藏

武汉博物馆藏的这件青铜矛出土于武汉市蔡甸区熊家岭,其造型、工艺、纹饰乃至铭文,都与善博的这件高度相似,尽管两者出土地点相距较远,但这恰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乱频繁,兵器在较大范围内流通与传播的有力佐证。



青铜矛

宁夏固原博物馆收藏

这件青铜矛因其形状酷似柳叶而得名柳叶矛。其骸部呈銎状,两侧附有圆形系,柳叶状长叶舒展,銎部逐渐变细并延伸为叶身之脊。


战国青铜矛

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件湖北枣阳九连墩一号墓出土的青铜矛,其矛叶窄小,矛脊突出,属于棱脊窄叶矛,是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主流的矛头形制,反映了中原地区的军事文化与铸造技术特色。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供  稿:康 润 泽

编  辑:孙 诗 忆

初  审:许 如 景

终  审:董     博 

嘉善博物馆
博物馆内将设置馆藏精品展厅、民间藏品展厅、临时展厅、游客服务中心、纪念品商店、书画展厅、青少年拓展空间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