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近日在重庆联合发布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该项技术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评价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近日在重庆联合发布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该项技术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评价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会上,太蓝新能源提出锂电池“减材制造”理念。“锂电池技术从液态向固态发展及转变,反映了产业技术一直在进步和升级。”太蓝新能源CEO李彦表示,面对多种技术路径,太蓝很早就开始了前瞻布局。太蓝提出“4-3-2-1”技术路线,确定了从液态到半固态,再到全固态电池的产业路径。依托于企业长期的固态电池技术积累和创新,逐步缩减易造成电池热失控的主要材料,可极大提升电池安全性能。
据介绍,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通过减掉隔膜,并在极片表面导入高致密复合固态电解质层,固态电解质层完全不燃烧,在保证高锂离子传导能力的同时,又兼顾提供耐热性。“无隔膜半固态电池相比液态锂电池在安全性能上大幅提升,通过电池安全测试,包括挤压、高温、过充等,无隔膜半固态电池的表现远超国标要求。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电池安全性,还通过减少传统隔膜材料和部分电解液,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据测算,无隔膜技术应用可使原材料成本减少10%以上。”李彦说。
太蓝新能源在发布会上公布了量产时间表,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以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应用需求;无隔膜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面对市场上关于“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的讨论,李彦表示,半固态电池依然还有少量电解质,尚未完全摆脱液态电解质的局限性。但从量产交付角度来说,目前行业里量产、商用的都是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能否大规模量产,主要取决于制造工艺技术和成本控制的突破。太蓝新能源将秉持固态电池普及者的愿景,踏实钻研技术,避免技术炒作和市场误导,把握技术与市场预期的平衡。
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不断成熟,量产化进程也将加速推进。“无隔膜技术从研发初期就以快速产业化为目标,解决了传统液态锂电池安全性方面的瓶颈。通过减少关键主材更好地控制成本,同时兼容多种类高比能正负极材料,可根据客户需求实现能量密度灵活定制。这一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升级技术。”李彦说,太蓝新能源重视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路径探索,致力于推动固态电池技术成果转化和产品落地。目前,太蓝新能源已有重庆和安徽淮南两个生产基地,在建产能共12.2GWh。其中,重庆制造基地两座工厂产能为2.2GWh,安徽淮南产能为10GWh,预计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此前,太蓝新能源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长安汽车旗下安和基金及兵器装备集团旗下多只基金联合出资完成。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大固态电池技术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研发,联合长安汽车共同开发,加快固态动力电池量产装车应用进程。同时,太蓝新能源将加速推动产能扩张,加强供应链管理。“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具有可落地、可量产、更安全、低成本的显著优势,我们预测可满足市场对固态电池装车量逐渐增长的需求。太蓝新能源重视技术研发,未来会不断持续加码创新技术研发和产能布局,以动力电池市场需求为核心,生产综合性能优秀的产品,为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李彦说。
来源:中国经济网
吉利两大品牌正式合并!
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发布最新战略
“宁王”,日赚1.26亿元!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